Saturday, December 31, 2011

倒数

一年又即将过去了
似乎说在这一刻
才会碰触时间
才会感慨又一年的流失

平日埋头苦干在名利的追求
似乎名利比时间重要
一年又一年的过去
生活上比较有把握时
却惊觉没有时间可挥霍了
没有时间去享有这世间的美了

有位七十八岁的长者说
他是有一天就用一天了
多么不舍得啊
在这时
时间是比其他事物更为重要了
时间的碰撞
何人躲得了呢

Friday, December 30, 2011

摘自《后山鲸书》1

承载浮游
或底栖生物的大海
悬浮风和鸟羽的天空
那草树扎根的土地
一一透过俯仰其间的各种生命
以多样“非口语”形式
不断地释出讯息

天地海
除了给万物直接的感官感受外
某种内里繁复
但外表隐约
类似神的“语言”
类似某种情感
以极其细腻的表达
向外缕缕“说”着什么

Thursday, December 29, 2011

Wednesday, December 28, 2011

痛心

报章上
常看到少年离家出走的事件
父母与孩子无法沟通
父母忽视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

当孩子有话要说时
父母总是忙着
没耐心倾听
这种不耐烦的表情让孩子退缩

久而久之
父母有空
想与孩子交谈
常出现的场面是
父母问一句孩子答一句
问完就没话说了
孩子不会主动聊天
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近况

有些孩子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故意不做父母所安排之事
使父母生气
渐渐地
在生活上也产生诸多不满
成了叛逆的孩子离家的孩子
父母多年努力地养育孩子
却落的如此下场
真是痛心

Tuesday, December 27, 2011

摘自<拥抱似水年华>4

我们心灵深处有些地方
教人不得其门而入
阅读却有开启这些地方的魔锁
所以阅读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是令人激赏的

但阅读也可能是危险的
如果它不能使沉睡的心灵甦醒
而是要取代心灵
那么
真理也不再是藉由亲密的思想交流
与心灵的努力去了解的理想
而只是书页里的东西
像是现成的蜂蜜产生
随手从图书馆的书架一拿就有了
然后漫不经心地翻阅
心灵与身体都不费力

Monday, December 26, 2011

摘自《拥抱似水年华》3

自主的回忆
也就是由思维和眼睛
唤回的记忆
给我们的只是模糊的过去复本
和不入流的画家画的春天一样...........

我们不相信生命是美丽的
是因为我们无法唤回生命的美
但如果我们闻到
一点遗忘已久的气味
突然间就会沉醉在过去之中

同样的
我们认为自己对逝者的爱已消失
是因为我们已经忘了他们

哪一天一支旧手套冷不防出现在眼前
我们不禁热泪盈眶

Sunday, December 25, 2011

摘自《拥抱似水年华》2

伟大的画家
之所以能打开我们的眼界
乃是因为他们别具慧眼
对视觉的经验
如光线在汤匙一端的作用
桌布纤维柔软的触感
蜜桃那如天鹅绒般柔软的外皮
或者老人皮肤的粉红色泽
有特殊的感受力

我们可用一种誇张的方式
来形容艺术史:
一连串的天才指给我们看
还有哪些不同的东西值得注目

多看一眼
快乐就会油然而生
我们的不满
多半是由于没有正视自己生活的缘故
而非生活基本上有何欠缺

Saturday, December 24, 2011

摘自<拥抱似水年华>1

不是病弱
我们还真难察觉
学习到一些东西
并且分析事物的能力
也会因疾病而增强

一躺下便呼呼大睡
醒来以前几乎等于死亡的人
当然不知道作梦的滋味
也未必能有伟大的发现
对睡眠也没有什么观察

轻微的失眠
反而有助于我们欣赏睡眠
在黑暗中投射出一道光线
丝毫无误的记忆力
对记忆的研究而言
并不是强大的诱因

Friday, December 23, 2011

晒衣服

很多媳妇
抱怨家婆啥事都管
晒衣服
家婆也要求需依照她的方式
真受不了

其实晒衣服需靠天气
遇上阴天久晒不干
衣服会有霉味
若衣服没敞开来晒
没把裤子内侧反外来晒
衣服就不易晒干

这可能是家婆
要传给媳妇的生活智慧
可能是沟通的问题
让媳妇觉得
家婆常常为难自己
很多这种生活上的点点滴滴
导致婆媳不和
好可惜啊

Thursday, December 22, 2011

激将法

父母常让孩子知道
在学校读书是要拿好成绩的
若成绩不好
是件很丢脸的事
父母以为
如此可激励孩子去面对竞争
这是一种负面的激将法

孩子是很在乎父母的感受
知道父母不高兴
就会形成一种压力
曾遇过一位十六岁的女学生
学校功课课外活动
都表现良好
就一次考试成绩失常
自觉内疚不已
就感到生活已没意义了
活着也没有意义了
真叫人担心啊

Wednesday, December 21, 2011

摘自《狗日子猫时间-------韩良露伦敦旅札》3

这则广告
立即引起我的深思

生在今日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下
不投资不理财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在向资本主义制度缴械的同时
是否还有些选择的空间
可以让意识形态比较左派
或说仍有社会主义
人道主义环保主义生态主义........的人觉得
钱可以用得存得
投资得较干净一点?

Tuesday, December 20, 2011

摘自《狗日子猫时间-------韩良露伦敦旅札》2

沼泽基金会
原本是一个有钱企业家
用遗产成立的
目的是收购英国的荒地
然后就什么事也不做
让这些荒地保持蛮荒

这种荒地不开发的做法
是很治根的环保理论
做个有权利
决定自己土地命运的地主
这个地主是一群志同道合的环保人士
捐钱出力一起做公共的地主
他们的使命
是让自然做真正的主人
而不是人类

Monday, December 19, 2011

摘自《狗日子猫时间------韩良露伦敦旅札》1

我常常在住家附近散步时
每每看到住户
把前院的庭园打理得多采多姿
有的庭园种满了玫瑰
有的庭园种薰衣草
茑尾花大喇叭百合花

花香微微地飘散在人行道上
我停步在那里深呼吸
有一刹那
心中充满了强烈的幸福感
而我也会有衷心感谢
那些默默为人间做出的风景的庭园迷
他们的确做了好事

Sunday, December 18, 2011

不留余地

有些人说
我们不要成为“饭桶”
到了吃饭时间就找饭吃
应该是饿了才吃

当饿时
却在忙没时间吃
或有突发事件无法纳食
身体在缺能量的状态下
耐受力不足精神紧张
正处理的事务就会容易出错
为何不按时吃
让身体常在有能量的状态下呢

见过一些人
手机的电量几乎耗完才充电
事务到了最后一分钟才办
钱包里只有够当天用的钱
似乎大自然都会与自己配合
自己的运气永远有老天顾着
可我们却感受到他们的烦躁.............

Friday, December 16, 2011

摘自《最后的演讲〉3

实现儿时梦想
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
可是随着年龄慢慢增长
你可能会发现
帮助别人实现梦想
其实更加有趣


http://www.alice.org

Thursday, December 15, 2011

摘自《最后的演讲》2

现在常常有人说
要给孩子自信心
可是自信心
不是你可以给他们的东西
而是必须由他们自己建立

葛拉翰教练
从来不会和颜悦色
自信?
他知道要教导孩子建立自信
实际上只有一种方法:
交给他们一件他们做不到的任务
让他们努力练习
直到做得到为止
然后不断重复这项过程

Wednesday, December 14, 2011

摘自《最后的演讲》1

教师能够教给学生
最有用的东西
就是帮助他们
更懂得自我反思
我们唯一能够改善自己的方式
就是真正发展出
评估自我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种目标
我一直努力开发
让人聆听回馈意见的工具
我总是不断协助学生
建立自己的回馈圈

Monday, December 12, 2011

Sunday, December 11, 2011

摘自<罗素谈人的理性>3

我们十分容易沉溺于自己的事业
自己的小圈子
以至于忘记了在全部人类活动中
这仅仅是沧海一粟
世界上有多少事情
并不因我们的所作所为
受到丝毫的影响

应有一幅与必要的活动
相一致的真实宇宙图
人生在世
俯仰之间
而在这生命的瞬间
一个人需要对这个奇特的星球
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
了解一切他应该知道的事情

疏失求知的机会
就好比是上戏院而不听戏
世界之大
无所不容
悲哀与欢乐交集
英雄和小人同台
千姿百态令人诧为奇事
那么对这等景象
不能产生兴趣的人
也就放弃了人生
所给于的一种特权

Saturday, December 10, 2011

摘自<罗素谈人的理性>2

处于这一生活阶层的人当中
有几人死于饥饿的
再试问
在破产以后
会发生什么情况

谁都知道
一个破了产的商人
在物质享受方面
比起一个从来还没富裕到
可能破产的人来
条件要好得多

因此
人们常说的生存斗争
实际上是追求成功的斗争
他们在斗争中感到恐惧的
并不是第二天早餐能不能吃到早饭
而是他们将不能胜过自己的邻居

Friday, December 9, 2011

摘自<罗素谈人的理性>1

对外界事物的种种兴趣
也有可能带来各自的痛苦
但是这些痛苦
不会像那些由于对自我的厌恶
而产生的痛苦那样
毁灭生活的本质方面

而每一种对外界的兴趣
都会激起某种活动
只要这一兴趣依旧存在
这种活动便能完全防止人的厌倦
和无聊意识的产生

对自我的兴趣则相反
它不会激起进取性的活动
对那些自我专注过于严重
通向幸福的唯一道路
是对客观知识的追求

自我专注有多种形式
其中最普通的有罪人
自恋者和夸大狂三种形式

Thursday, December 8, 2011

感受

有些人活在感受里
感受到了才去做
大部分人注重自身的感受
而忽略了外在的感受
外在的人和大自然

若有去觉察外在的感受
虽时有内外身的感受起冲突
也会相互体谅

思想与自身的感受
思想与外在的感受
自身与外在的感受
这三者之间的激荡
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Tuesday, December 6, 2011

摘自<孤独六讲>3

思维孤独
是六种孤独里面最大的孤独
作为一个思考社会里的一个思考者
他的心灵是最寂寞
最孤独的

因为他必须要先能够忍受
他所发出的语言
可能是别人听不懂
无法接受的
甚至是别人立刻要去指责的

作为一个孤独者
他能不能坚持着自己的思维性
是很大的考验

Monday, December 5, 2011

摘自<孤独六讲>2

语言的孤独
当语言不具有沟通性时
语言才开始有沟通的可能

孤独是不孤独的开始
当俱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
去找不孤独的原因时
是最孤独的时候

同样地
当语言具有不可沟通性的时候
也就是语言
不再足以习惯的模式世界
不再如机关枪
如炒豆子一样
而是一个声音
承租着不同的内容
不同的思想的时候
才是语言的本质

Sunday, December 4, 2011

摘自<孤独六讲>1

寂寞会发慌
孤独则是饱满的
孤独是一种福气
怕孤独的人就会寂寞
愈是想处于孤独的状态
愈是不碰触人然后放弃
反而会错失两千年来
你寻寻觅觅的另一半

有时我会站在忠孝东路边
看着人来人往
觉得城市比沙漠还要荒凉
每个人都靠得那么近
但完全不知彼此的心事
与孤独
处在一种完全对立的位置
那是寂寞

Saturday, December 3, 2011

Friday, December 2, 2011

Thursday, December 1, 2011

摘自《当绿叶缓缓落下》3

说出经历
有助于减轻痛苦
频繁,详细地诉说经历
对于走出悲伤非常重要
痛苦绝对不能压抑在心里

悲伤必须被看见
才可能治疗
必须透过分担
才能减轻

你像侦探一样努力
找出一块块拼图
在叙述过程中
你一一探索每个细节
厘清你的困惑
大声说出内心的感受
有助于整理心情
如同搭建一个临时的鹰架
稳住你那摇摇欲坠的世界
叙述有助于架构的创造与重建

Wednesday, November 30, 2011

摘自《当绿叶缓缓落下》2

多数人看到别人悲伤
第一个反应
是试着逗他开心
劝他看开点
多看光明面

但丧亲的人
需要时间好好哀伤
如果有人能静静陪伴
他应该会很感激

丧亲的人
也许表面过着正常生活
其实很多时候宛如行尸走肉
不论多少人陪伴
都感到孤单
觉得人生跌到谷底
怀疑自己
永远不会对任何事有感觉
或人生将永远如此

Tuesday, November 29, 2011

摘自《当绿叶缓缓落下》1

失落的五个阶段
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
被世人广泛运用
但也被广泛误用

我们的社会
似乎认为面对沮丧的态度
应该是“除恶务尽”
有些特殊情况当然不能放任不管
问题是多数时候
我们甚至不允许
伴随而生的正常沮丧

治疗沮丧必须讲求平衡
一方面要认清悲伤
是丧亲之后的正常阶段
同时也要避免
长期陷入严重沮丧
侵蚀生活品质

Monday, November 28, 2011

快乐

有些人
觉得自己不曾快乐过
自小就不曾快乐
与家人有疏离感

家人朋友会因某事
谈得兴高采烈
他们却无法投入
他们也无法在物质,兴趣中
取得快乐
对他们来说
这些是要也可以,不要也罢

看起来
似乎是修到很高境界
如如不动,不执着了
可是
他们不快乐
到底快乐是什么呢
满足感?自在感?..........

问他们
看到自己小孩开心地笑时
会快乐吗
答曰:那是一时的高兴,不是快乐

快乐是支持生命的一种心境
不快乐就无法享有生命
即然从外界无法取得快乐
只好往内找
寻找失落的根源

Sunday, November 27, 2011


不知自己不知之事物

佛说人因贪嗔痴而轮回
因为痴而贪
因为痴而嗔
痴是“知”生病了
甚至不知自己有所不知

因痴而有贪嗔
若觉察到“知”生病了
就有机会纠正它
若不知自己有所不知
又如何能知呢

除了辟支佛
可观十二因缘修四念住
即可成佛
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只好不让自己设限
多去探寻自己不知之物

Saturday, November 26, 2011

摘自《恋恋漂流》3

多年来
经常在脑中反复温习
《徒然草》里的
“存命之喜,焉能不日日况味之”。

曾经以为
若存命非喜
又有什么好况味的
我想去追求
生命中值得况味之喜悦

在喜玛拉雅山的灵气中
有一种顿然的清明
生命中值得况味的喜悦
并不在哪一个某时某地
而是在每一个此时此地
生命中每一个当下
即是永恒

Friday, November 25, 2011

摘自<恋恋漂流>2

也许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
除了自我放逐之外
什么都没办法做的时期
不同的
也许只是方式的强或弱
地点的远或近
时间的长或短

在Dharamsala
看到依稀照着
可攀爬路线的淡淡曙光
那光线是如此微弱
但在深黑的谷底
却是如此清晰
光线映照的路
纵然崎岖
却不是完全陌生的
而我
为什么非得到此时此地
才能看清楚

凝视谷底道光
我才发现
漫长的艰辛的
身的流浪
只是为了寻找当下的宁静的
心的安定

Thursday, November 24, 2011

摘自<恋恋漂流>1

生命中的每一次相聚与离别
乃至生命中的每一刻
都是只此一次的
永远不会有重复
永远不会再来一次的

如果未能以"唯一"的心情来珍惜
每一个相聚与离别
再多的相聚与离别
都不会有意义

每一次的相聚与离别
都是如此绝无仅有的珍贵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11

轻信

有一老板
在远地开了分行
无法常常看视
后来发现员工吃公司的钱
心里很生气
觉得自己厚待员工
员工怎可欺骗自己呢

不少人事业失败
做事遇到阻隔
就把主因归罪于自己太轻信别人
其实当时若多关注
会觉察到事务的演变
就不会等到发生事故而抱怨了

Tuesday, November 22, 2011

燕子

"心中之燕子
自我实现
解放自己"

心中之燕子
蠢蠢欲动
却被框框套起
凝视之下
框框化为时空环境之局限
六亲,拥有物之困绑

燕子飞起之际
解放之畅快心情
无以复加
可回头一望
已套日久之六亲,事物
是否会因此而受伤呢

自我实现
追求解放
虽是堂皇之行径
亦需顾及因缘之圆满

Monday, November 21, 2011

摘自<伤心咖啡店之歌>3

人的自觉
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当然重要
但我们都活在社会中
社会对我们有一定的规范压力
要追寻自我
不要同时变成社会的废人

生命被社会滋养
却不愿意对社会做任何回报
还说灵魂中的清晰
就是对社会最大的回报
极端的自我主义
是最頽废的

在享有极端自我时
不要忘记自我得来自别人的自律
没有别人对社会的建设性
也頽废不起来
自由的前提
是群体足够的自律
融入社会伦理的生命

Sunday, November 20, 2011

摘自<伤心咖啡店之歌>2

生命的意义不在追求答案
生命在于去体会与经历
不管生活在哪里

在人口爆炸资讯爆炸
淘金梦爆炸的痛苦与痛快中
这是台北人的课题

也有活在荆棘丛林中的安坦德罗人
他们的生命舒缓迟滞
享有接近动物的自由
却又限制于缺文明的困苦生活
这是旷野中游牧的滋味
这是他们的课题

Saturday, November 19, 2011

摘自<伤心咖啡店之歌>1

自由只来自爱
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
还包括对一切理想的追求

当你心中
燃起那种火一样的热情
在自己的意志驱动下
全心全意
不顾一切阻碍去追求
别人非难你
不怕
环境阻扰你
不怕
因为你已经完全忠于自己的意志
那就是自由

Friday, November 18, 2011

玛雅

"人类的不妥协
探寻,極极目标"

思及宇宙的浩瀚
物种史绩
演化
人类虽渺小
却难以妥协
难以妥协于茫盲生活中

金钱物质已无吸引力
后代的延续已不看重
可为可值之物
又能探寻些什么呢

世上某些人
面对玛雅
终极的目标
不断在思索探寻中
有了他们的不妥协
人类才能窥向宇宙秘谕
一起前进

Thursday, November 17, 2011

Wednesday, November 16, 2011

摘自《绿光往事》3

乔治.史坦纳的回忆
让我追想起我的父亲
让我相信童年时期的某个经验
是父亲“有计划地”
为我设计的一场试验

他刺激我早起
要我练习如何贯彻意志
抵抗睡眠的诱惑
最后我成功爬起来的那个清晨
我和父亲
有一段田野相处的美好时光
那个经验也成了我人生的某种“印记”

我从此没有赖床这回事
至今每日睁眼即起
清晨四点,五点起来读书
工作不以为苦
我其实没有认真想过
这个习惯曾经带给我多大的裨益
但这个习惯
与未满六岁时某一个清晨的经验
应该是有关系的

Tuesday, November 15, 2011

摘自《绿光往事》2

咖啡与生活
应该有一种关系
美好生活与人生际遇
也应该有一种关系
好的咖啡不是单独存在的
它不是咖啡豆加水煮沸就完成的
而是在某一种生活的气氛
以及自我的状态之中完成的

年轻的我不懂得生活
浑浑噩噩
以为不断追逐新的可能
就是认真追寻人生

某个冬日早上
太阳偶然露脸
一个行色匆匆的路人
突然停下来喝一杯咖啡
我好像在那一场无意目击的人间戏剧里
学会咖啡的生活

Monday, November 14, 2011

摘自《绿光往事》1

“理解”本身
是多么神秘的一件事
你本来不能“理解”的书本与内容
竟然看着看着
想着想着
有一天突然懂了
而且以后就永远懂了

你似乎是能够“超越”自己的
更能与过去的自己决然“断裂”
“懂”与“不懂”好像是天壤之别
但又只是一线之隔
前后一个的你
好像已经是不同的人了

Sunday, November 13, 2011

放下也有层次

友人夫妻不和
想说不再与他计较
放下吧
虽不再争执
两人却像个陌生人
同在一屋檐下
对一般室友的关心都没有
相处闷然不已

一天突然悟到
即然放下
已过往不究了
为何不让自己过的开心些
主动表示关心
让家里气氛活起来
这也会减低因父母不和
给孩子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原来放下也有层次的

Saturday, November 12, 2011

Friday, November 11, 2011

摘自《玛雅》3

小丑愈接近自己的永恒灭绝
愈是清楚看见镜里的动物
在他醒转的每一个新的一天

悲戚的灵长类伤痛逾恒
在他的眼中寻不着妥协
眼前所见是着魔的鱼
变形的青蛙
残废的蜥蜴
这是世界末日
他想着

这是演化长长的旅途
戛然而止

Thursday, November 10, 2011

摘自《玛雅》2

当天堂里的成排座椅上
只剩了冰与火
又有谁
能够观赏宇宙的烟火施放

谁会想到
当第一只英勇的两栖类爬上岸边
牠不只是爬上海岸的一小步
还是长足的跳跃
直到灵长类得以见到自己
光荣演化的万花筒
起自最初那完全相同的一条路

宇宙大爆炸发生一百五十亿年之后
给它的掌声
才终于响了起来

Wednesday, November 9, 2011

摘自《玛雅》1

假如真有上帝
祂必然善于留下身后的线索
不仅如此
祂还是个
隐藏秘密的艺术大师

这个世界绝对无法一眼看穿
大空藏住自己的秘密一如往常
星儿们在窃窃私语
但无人忘记宇宙大爆炸
从此以后
神静寂了
一切创造远离本身

你依然得以邂逅一颗卫星
或是一枚慧星
只是别期望着友朋的呼唤
在外太空里
不会有人带着
印好的名片来访

Tuesday, November 8, 2011

doing,being

陈建宇老师说
人常活在"doing"中
对世间物习以为常
为作而作
没有在作的过程中
去体会去享有
甚至忘却了何因而作
当初所设的意义
在作当中
因带有作的执作
往往看不到事物的全面或重点

老师希望学生活在“being"中
这是一行禅师的"interbeing"吧
全然投入其中
溶合感受
了知周遭的一切
与当下一起起舞
是何等高的境界
赞叹

Monday, November 7, 2011

无妄之灾

随性之人常随感受
随自己的节奏生活
若与社会的节奏相距太大
或牵涉他人
就会防碍到别人
也常令关心之人担心

自己也会遇到阻隔
常抱怨遇到了无妄之灾
这无妄之灾
其实是自己不重视
与社会环境的配合
没有与事物相应

虽说时需要跟着感觉走
但也不要忽略与人事物的契合
才能游刃有余的生活

Sunday, November 6, 2011

摘自《创意姚言》3

创意绝非灵感凭空而降
创意来自矛盾
即接受事实
又不满现况的矛盾

以素食为例
想吃素
又不想吃难吃的素
就会产生一个冲突的问题
而认真面对这个问题
才有机会引发创造力的发生

创意
如果不理性
结果就是:不可能实现

Saturday, November 5, 2011

摘自《创意姚言》2

所有的行
都要靠摩擦走路
是双脚与大地的摩擦
才能向前
飞翔
是翅膀与空气的摩擦
才能升降
摩擦
是冲突的一种形式
即能“生热”也必然“有损”

创意
就是要思考
如何运用摩擦的“热”
降低摩擦的“损”
做得不好
摩擦成摩损
就划不来了

创意运作的道理
重点在于
及时创造“知识”与“想象”之间的摩擦
并拿捏准确摩擦的力道

创意想飞
就要创造摩擦力
创意不想跌下来
就要拿捏摩擦力

Friday, November 4, 2011

摘自《创意姚言》1

胆识
从理解受限之必要而来
一般创意人
总认为没有框框才对创意好.........
其实
框框是创意的起跑点
如果没有框框
反而不知道目标是什么

想象
篮球场上
篮框不见了
乔登要如何投篮
他所有的魔术
都会因为没有框框而失败
乔登历害
就是因为那个篮框的限制
框框那么小
所以才能发挥创意人与框框之间的魔术

除了是起跑点
框框也是冲击创意的终点线
如何漂亮的抵达终点
是创意的终极挑战

Thursday, November 3, 2011

孤独和寂寞

孤独属身
寂寞属心
有人孤独而不寂寞
有人寂寞而不孤独
有人孤独又寂寞
更有人不孤独也不寂寞

孤独而不寂寞
处在山野
只身一人
有精神粮食为伴而心满满
即入大自然
与山野,周遭的生灵分享生命的喜悦
看似孤独已非孤独了
有人处于城镇多人处
却是孤独不寂寞
所谓大隐隐于市

于多人处却寂寞
这为许多现代人的写照
与人热闹去而心寂寞
在热闹处看到不少莫落的眼神
心不在焉似乎灵魂被抽走了
愈热闹愈感寂寞
逃到无人处就不寂寞了吗
可能心更慌
只好在不孤独中寂寞

人最怕孤独又寂寞
尤其在老年时
有人总想找合拍之人
使自己孤独又寂寞

不孤独不寂寞
是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所希望的
喜欢热闹气氛
彼此戏闹彼此关心
心领了就开心
可惜心情是多变的
闹极必反
就让心随喜吧

Wednesday, November 2, 2011

群体与个人




世上没有一个人
可凭自己之力做出一粒滑鼠
因群体的合作
我们不需自己耕作制造
而能享用生活上的种种便利
它让我们把时间省下
使我们有更多的个人空间
真是感恩
能回报的是
参与群体的合作
做好自己的这一部分

Tuesday, November 1, 2011

摘自《原味觉醒》3

开悟不是一个境界
一个神秘经验
高峰经验
而它不会是个
没有内容物的东西

那个内容物
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人生
到最后它是一种结晶的
一种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你信任这个存在
也接受所有的发生
就像生命的最初

这时
成熟自由和完整
就会自动来临
这为自我革命
原味觉醒
一个人的完整和自由
才叫成熟
这是生命的本质
意识的本身
原味

Monday, October 31, 2011

摘自《原味觉醒》2

别要求自己成佛
因为努力会让你达不到
最后的障碍是那个努力
它会成为无法达到的障碍

我只“要求”我的学生
成为一个完整的普通人就够了
不需要神圣
不需要装神弄鬼
能够知道别人在讲什么
知道自己的苦
别人的痛
愿意因为别人的痛
开始质疑自己的利益
愿意从昏睡中清醒过来
如此而已啊

Sunday, October 30, 2011

摘自《原味觉醒》1

当别人不需要你的时候
心也能够静下来
允许心灵的舞台上空空如也
不上演任何剧情吗

没事时可享受清闲呀
生命苦短
不要做假动作
真实地做自己
别人需要你的爱就给
若不需要
爱也不会消失
何来落空
伤心呢

爱和操控
支配都无关
爱是流动敞开的
爱不会伤人
如果爱会伤人
其中必然包含着恐惧和要求
因自己也不完整
才想藉别的来填补自己的欠缺
这是个无端的循环

Saturday, October 29, 2011

名相

人生需要经历
大师们已把一切重点写下
我们也朗朗上口
“活在当下,宇宙本质是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可它们与我们不相应

有一天
在人生的旅途中
经历了,体会了
才“啊!就是这个,就是它了。”
这些名相才脱框而出
印入溶入,身心满满

认可了
但当遇到外境时
还是以习气反应吗
反省觉察
不断的应对
不断的反省
直至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Thursday, October 27, 2011

摘自<十二感官>3

意志的感官:
触觉,生命觉,动觉,平衡觉
感受的感官:
嗅觉,味觉,视觉,温度觉
灵性的感官:
听觉,语言觉,思想觉,自我觉

触觉:为我们的皮肤定出疆界
生命觉:觉察身体的健康状态
动觉:知觉肌肉与关节的动态
平衡觉:察觉身体在空间的位置
嗅觉:直觉及道德判断
味觉:与个人的偏好有关
温度觉:在交流中得到温暖或失去温暖
视觉:让我们敞开胸襟和大自然接触
听觉:体验事物的内在本质
语言觉:听到所流露的声调及情感
思想觉:觉察对方的想法
自我觉:觉察别人的自我

Wednesday, October 26, 2011

摘自《十二感官》2

我们的灵魂
用温度觉来做一件事
就是认识这个世界

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兴趣
而这个世界
也会用一二种方式回应我们

当我们开放兴趣之门
得不到回馈时
我们就会有冷淡落寞的感觉
若能得到回应
就会体验到温暖包容

我们一直将兴趣辐射出去
期望能得到温暖的回馈

Tuesday, October 25, 2011

摘自《十二感官》1

即使有了皮肤
但是如果没有触觉的话
所有的一切都将只是个整体
我们会像落入海里的雨水一样
完全溶合在一起

想象自己是宇宙里的一个人
对这宇宙没有丝毫知觉
为了某种神秘的理由
离开了这个宇宙

此时
你依然没有任何知觉
唯一想得到知觉的方法是
必须先离开这个宇宙
然后立刻再回来和它接触
这时宇宙对你而言
是封闭的
但此时
你才能由此而体会到自己的存在

触觉让我们知觉到一条界线
一条划分你我的界线

Monday, October 24, 2011

天地

人活在二元世界
活在天地
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适应良好的人
为天中有地或地中有天之人

天中有地之人
为修行人
注意力都在精神世界
尽量减少物质的依赖
过着简朴的生活

地中有天之人
为务实之人
积极于人间事业之际
亦想往修行
不时会参与宗教活动

不能适应这世界的人
为脚踏两船的人
游走于天地之间
两边都不讨好

落得怀才不遇
怨时运不济
纯天或纯地之生命体
是非人也

Sunday, October 23, 2011

所作已办

事情办不好
常遇到的原因是被人拖延
不主动提醒
对方就当作没一回事
不完成也没关系
他们没想到此事对他人的重要性
对他人的事不关心
对自己所做的事
也不自觉的漠然处之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此为阿罗汉悟道后之言

我们可能就是有不少未完成的事
没有意识要完成它
累积了众缘众业
至今还在牵扯当中

Saturday, October 22, 2011

摘自《战士旅行者》4

战士旅行者逆来顺受
他们随着事物的动势而行动
战士旅行者的力量
在于保持警觉
从最小的动势中
得到最大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
他们的力量在于不干预
事件都有自己的动势与力道
旅行者永远只是循行者
他们旁观周遭的一切
建立起所有情况的意义
而不会疑问事情
怎么会是这样子或那样子

Friday, October 21, 2011

摘自《战士旅行者》3

战士旅行者
是非常实际的
他们不会处于伤感
怀旧或忧郁中
对战士旅行者而言
只有奋斗
一场无止尽的奋斗

如果你认为
可以在这里寻求平静
能在生命中稍稍歇息
你就错了

偿还你的债务
这件任务
不是由任何你所知道的感觉所引导
而是由最纯粹的心境
战士旅行者的心境所引导
他准备一头跃入无限
在动身之前
他转头向那些有恩于他的人
致谢

Thursday, October 20, 2011

摘自《战士旅行者》2

内在的寂静
为一种奇特的状态
人的思想平息了下来
可以从不同于日常意识的层次来行动

内在的寂静
意味着内在对话的停顿
也就是恒常意念的停顿
在这种状态中的知觉
不依靠感官
外在宇宙所放射的感官资讯
将不再由感官所诠释

此时
巫士回归到人的真实本质
为完全的自由
能够达到超乎我们想象的知觉

Wednesday, October 19, 2011

摘自《战士旅行者》1

巫士的空无
反映了无限
他没有丝毫自我的喧嚣或独断
没有丝毫怨恨或反悔

他的空无
是一种战士旅行者的空无
老练到他完全不把任何事
视为理所当然

一个战士旅行者
不会低估或高估任何事
一个安静而有纪律的斗士
其优雅的风格是如此极致
不管旁人如何严格审视
也看不出他
天衣无缝的融合

Tuesday, October 18, 2011

回不去

一生中
少不了需要面对选择
但有些事
选择了
是“回不去”的
它是人生的转捩点

当事者因各种说服自己的理由
选了一条坎坷的路
他人不免忧心
希望他再三考虑
希望他把两条路的得失
好好分析
告诉自己
选择了就不可后悔
一定要承担起来

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每一脚步都是不曾经历的
他选择了坎坷的路
但在三年后
后悔了
也回不去了

他人不免遗憾
明知是条不易走的路
还看着他跳下去
若当初多尽心些
是否可有转折呢

Monday, October 17, 2011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

Sunday, October 16, 2011

压力

不少人觉得
生活充满压力
压力来自恐惧
恐惧无法达成目标
无法掌握,跟上社会的步伐
这种恐惧
使身体绷紧而不自知
它影响了睡眠和消化功能
压力也就增加了
这是个恶性循环

解除压力
除了简化,放慢生活步伐外
亦可经安排好作息时间
让生活有规律
不要熬夜
常常做好准备工作
让自己从容地面对事物
身体自然知道如何取得平衡了

Saturday, October 15, 2011

摘自<做梦的艺术>3

面对生命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向生命投降
包括屈服于生命的要求
或是反抗那些要求
另一种方式
是根据我们的结构
来重塑特定的生命状态

巫士谈到塑造生命状态时
他们是指
塑造对于活着的觉察意识
透过塑造这些意识
可以得到足够的能量
来到达维持能量体
而透过能量体
可以塑造生命的整个方向及结果

Friday, October 14, 2011

摘自<做梦的艺术>2

普通人的梦
缺乏控制
是因为他们未曾回顾生命
因此他们充满着沉重的感情负担
像回忆,希望,恐惧等

巫士能多少免除感情的束缚
是因为他们对生命的回顾
回顾与做梦是相辅而成的
当我们回顾生命时
我们变得更为轻巧自在

要回忆起生命中的每一刻
重新活过所有的生命经验
回顾生命能使囚禁的能量自由

Thursday, October 13, 2011

摘自<做梦的艺术>1

古代巫士
看见小孩的集合点时常浮着
仿佛有暗流在推动
能自由地改变位置
因此他们认为集合点的习惯位置
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由习惯造成的

他们同时看见只有成人的集合点
固定在同一位置上
他们推论
集合点所在的特定位置
造成了特定的知觉方式
经过使用
这特定的知觉方式
成为诠释感官讯息的系统

由于我们被逼出生在这系统中
从出生时
我们便不可避免努力调整知觉
来配合这系统的要求
这系统一辈子统治着我们

Wednesday, October 12, 2011

蘑菇的世界




原来蘑菇也是如此奇妙

Tuesday, October 11, 2011

火星的探寻




未来地球人的希望?

Monday, October 10, 2011

摘自《慧眼视心灵》4

一开始得知生病时
这些人中心灵充满恐惧
但是
一旦他们努力面对自己
他们多半会说
其实自己早已察觉到
有事不对劲

但却因恐惧
而漠视这种感觉
等到恐惧平息之后
他们便转向内心
回顾自己思想与情感事件的内容
这就是人开始让思想情感
相互扶合的过程
或是开始察觉到
自己所思所感之间的差距

治疗需要思想与情感一致
而且通常是
思想需要为感觉而调整
我们平常在做选择时
太常忽略自身的感受了

Sunday, October 9, 2011

摘自《慧眼视心灵》3

大部分人认为
宽恕就是说“没关系”
事实上
宽恕是很复杂的意识活动
是让心理和灵魂
从需要报复
需要把自己
想成是受害者的执着中解放出来

宽恕不只是不再责备
伤害自己的人
宽恕也表示不让受害的情绪
控制自己的心理
宽恕所产生的解放
出现在通往
更高层意识境界的过渡期中
在能量上生理上
也是如此

由衷的宽恕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与奇迹只有一线之隔

Saturday, October 8, 2011

摘自《慧眼视心灵》2

明智做出你的抉择
因为所做的每个选择
都是心灵力量的创造活动
而你要对这活动负责

每个出于信心而做的选择
背后都有上天的全力支持
而任何出于恐惧而做的选择
都违反了信心的能量

选择的力量
蕴含了创造能力与心灵力量
是人类经验的精髓

Friday, October 7, 2011

摘自《慧眼视心灵》1

参与负面群体行动的人
从未为自己的角色与行动负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举行的纽伦堡审判
就是族群责任局限性的经典范例

因策划执行一千一百万人
种族大屠杀
其中包括六百万犹太人
以及五百万其他民族
而受审判的纳粹被告
多数宣称
他们只不过听命行事而已

无疑的
当时他们以自己有能力
完成族群责任为荣
不过
他们在审判时却完全无法接受
自己行为所产生的个人后果

Thursday, October 6, 2011

勇于承担

社会对政治家宗教界老师
有道德行为的要求
因他们常讲述做人道理
常引为榜样

若被发现
他们的行为与所讲述的不一
众人都会大失所望
可他们也是正在学习的人
他们的考验比我们更大
有更多机会犯错
对于众人的厚望
只能说万一失足
要光明磊落
勇于承担

Wednesday, October 5, 2011

学习

生命密码提到
人到来这世间
是为了学习
这一生就是学习的对象

一生中遇到的逆境恶缘
该如何处置
是主动化解它还是加重了恶缘
遇到顺境好缘
是否可因此而广结善缘
还是把所累积的善缘
逐渐耗掉

学习的时机
是在当下的生活上
不只要安忍
切要的是增长智慧
学习善解事物
惜缘

Tuesday, October 4, 2011

摘自《寂静的知识》3

坚定不移的意愿
是一个人类意志的专一集中
一种极清晰的目的感
不被任何相对的利益
或欲望所影响

坚定不移的意愿
也是聚合点固定在新位置时
所产生的力量
它是解发不变之决定的催化剂
把聚合点移动到新位置上

Monday, October 3, 2011

摘自《寂静的知识》2

每个人的内在
都隐藏着巨大
而深沉的寂静知识

我们可以直觉到
唯有使自我的迷执与依持
层层崩解
才能将一切还其本来面目

这趟探验真理的旅程
冲击着
原本是理所当然的惯常世界
教人深为之憾动
眼界也不得不随之大开了

Sunday, October 2, 2011

摘自《寂静的知识》1

冷漠
是进入强化意识的效果
那是一种能量的转换
当平常用在维持聚合点固定的能量
得到释放后
它会自动集中于意愿的连接线上
没有技巧或方法
可让巫士在事先学习

把能量由一处转移到另一处
那是一种瞬间发生的事件
当到达某种程度的熟练之后
便会发生

纯粹的了解
为了能够瞬间转移能量
需要与意愿清晰的连接
为了能得到清晰的连解
只需要用纯粹的了解来意愿它

Saturday, October 1, 2011

不喂食的养殖场




生态平衡
是环境保护重要的一环

Thursday, September 29, 2011

设计伪装了世界




在充满设计的世界里
易不自觉的陷入
不自觉的迷失

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11

摘自<内在的火焰>3

知觉是一种整合的状态
生物蚕内的发射
与蚕外的放射相配合
能发展出意识

外面的明晰放射
吸住内部的放射
使之固定
便是每种生物特定的意识状态

在人类意识成长的时候
蚕内的一道放射会变得非常明亮
当经验累积时
这道放射的光芒
会强烈得与外界的放射相配合
为注意力

注意力
是意识在生命过程中的训练与增强

Tuesday, September 27, 2011

摘自<内在的火焰>2

自我重要感
是我们的头号敌人
它使我们衰弱
是感觉被其他人的行为
或错误所冒犯

在战士策略的审查中
发觉维持自我重要感
是消耗最多能量的行为
因此他们努力除去它

战士的首要关切之一
是使能量自由
好用来面对那神秘的未知
重新分配能量的行为
便是完美无缺

Monday, September 26, 2011

摘自<内在的火焰>1

古代巫士
学会了"看见"
他们沉溺于他们所看见的
使他们充满了崇敬与恐惧
这种执迷强烈到
使他们不再成为智者

他们都极为熟练于"看见"
能够对所目击的奇异世界
施于极大的控制
但这一点用也没有
"看见"使他们衰弱
强迫他们执迷他们所看见的

Sunday, September 25, 2011

臣服,放下

患上重症
信主的病患
都被劝说
要接受主的安排
上帝的用意是难以臆测的
需常祷告让圣灵充满
会感觉到主的指引的

虽心里接受
当身体状况不良
忍受着疼痛时
心感焦虑不安
怀疑上帝是否有在顾着他

有一牧师说
只是心接受是不够的
奇迹是出现在当人臣服时
臣服是指就算步入死亡
也要接受这种安排
在疼痛中
死亡的阴影下
心无恐惧
只臣服在上帝所安排的路上

这可说是放下
放下我执
知道不管生或死
健康或病苦
这条业路还是会走下去的
不如接受它面对它
珍惜当下所出现的缘
完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