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30, 2023

摘自《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12

亚里士多德坚决主张为了使用的需要而生产
而非为了图利而生产
是家计经济的本质
但他辩称为了市场而生产的附属品
并不会破坏家计经济的自给自足
只要这些农作物
仍是在生产自用品之农田里生产的像谷类或牛
将剩余农产品卖出去
也不会摧毁家计经济的基础
只有像他那样的博学之士
才会主张图利是在为市场生产时特有的动机
而货币将一个新的因素引进这种情况中
然而只要市场与货币对自给自足的家计经济
只是一个附属品
这种为使用而生产之家计经济的原则
就仍能适用

当亚里士多德谴责为图利而生产的原则
是“不合人类的本性”、贪得无厌的时候
他实际上是针对着很重要的一点
也就是说他谴责为图利而生产的原则
把在社会关系中受到各种限制的经济动机
从中分离出来

Saturday, July 29, 2023

摘自《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11

社会的各个不同阶层之间有着分工
(虽然经常是一种不平等的分工)
再分配制经常掩盖了剥削的程度
同时改良分工制的优点
也使得这种互依共存的关系
有利于双方的生活水平提升

从政治上来说这种社会是处于封建政权之下
不管是牛群或土地都有着特权的价值
只有在非常先进的条件及特殊的环境下
这个制度才会变成像西欧那样以政治为主
在西欧由于陪臣(vassal)需要得到保护
而导致某些改变
礼品则变成了封建的贡品

再分配制倾向于将经济制度纳入社会关系之中
一般而言我们发现再分配的过程
构成政权的一部分
不论政权的形式是部落、城邦、专制王国、
家畜或土地的封建制
在这些社会里
物品的生产和分配主要是经由征集、储藏
和再分配等方式成为一个有机的过程
其形式是把物品集中在首领、庙宇、专制君王
或领主手上

Friday, July 28, 2023

摘自《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10

在这种社会里
对称性及集中性会与互惠
及再分配的需要相协调制度形式及行为准则
通常会互相适应

只要社会按其常规运作
个人的经济动机就无须介入
在这种社会里逃避个人的责任是不足为虑的
分工合作会自动进行
经济义务会按时地履行

而且最重要的是
在所有公众宴会时用以显示富足的物品
都会由此而来
在这样的一个社群里
利润的念头是被禁止的
讨价还价会受到责难
慷慨地施舍则被视为一种美德
以物易物、买卖及交易
这些设想的人类自然禀性并不明显
事实上经济制度只不过是社会组织的一种机能

Wednesday, July 26, 2023

Tuesday, July 25, 2023

摘自《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9


现代民族学家大都同意下列几个观点
(原始民族)缺少图利动机
缺少以劳动取得报酬的原则
缺少最省力的原则
尤其最缺少基于经济动机的独特制度
然而他们如何确保生产及分配的秩序呢

答案就在于两个与经济
并没有直接关联的行为原则:
互惠(reciprocity)及再分配(redistribution)
假如以西美拉尼西亚的特罗布里恩德岛民(Trobriand Islanders)
为例来说明这种形态之经济的话
互惠主要是与该社会的两性组织——
家庭与亲族组织——有关
而再分配
则与属于一位共同首领底下的所有人有关
因此具有地域性的色彩

Monday, July 24, 2023

摘自《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8

历史学及人类学研究最近的重要发现是
就一般而言
人类的经济是附属于其社会关系之下的
他不会因要取得物质财物
以保障个人利益而行动
他的行动是要保障他的社会地位
社会权力及社会资产

只有当这些物质财物能为他的目的服务时
他才会重视它
生产及分配的过程
并不与占有物品这个特殊的经济利益相联结
相反这些过程里的每一步骤
都配合着一些特殊的社会利益
这些利益驱使人们依某些特定的步骤而行动
这一类利益在一个小的狩猎或捕鱼社团
自然有异于一个巨大的专制社会
但在这两种社会中
经济制度都是由非经济的动机所推动的

Sunday, July 23, 2023

摘自《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7



到30年代早期改变突然发生了
其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是英国放弃了金本位制
苏联的五年计划,罗斯福实施新政
德意志的国社党(即纳粹党)革命
以及国际联盟的崩溃而有利于专制帝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
19世纪的理想仍然至高无上
它们的影响也笼罩了其后的十年
但到了1940年
所有这些传统国际制度的痕迹都已经消失了
而且除了少数地区之外
各国都生存在新的国际环境中
我们认为这个危机的根源
是国际经济制度的崩溃

Saturday, July 22, 2023

Friday, July 21, 2023

Thursday, July 20, 2023

摘自《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6

国家预算与军备
国外贸易与原料供应
国家的独立与主权
这时都成为通货及信用的功能

到了19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
世界产品的价格已经成为欧洲大陆
数百万农民生活中的主要事项
伦敦货币市场的波动
每天受到全世界商人的注意
而各国政府也按照世界资本市场的情况
来研究将来的计划

因为这个制度需要和平以便运作
均势制就被塑造出来为它服务
将这个经济制度拿走
和平的利益就会从政治中消失
除此之外就没有足够的理由来追求和平
在其存在的时候也没有保护它的可能性
欧洲协调的成功
源自这个新国际经济组织的需要
而当国际经济瓦解时它也自然会终结

Wednesday, July 19, 2023

摘自《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5



神圣同盟时的社会工具是由教会之精神
与物质力量支持的封建制度和主权
在欧洲协调时它们就是国际金融
和与其并存的国家银行制

在从1816年到1846年的三十年和平时期
大不列颠已经开始鼓吹和平与贸易
而神圣同盟也不藐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贡献
再者在欧洲协调时的国际金融
也经常依赖它与王公贵族的关系
和平并不是只由霸权国的首相们所维系的
同时也得到一些为共同利益服务的具体组织的帮助

欧洲协调的成就远大于神圣同盟
后者只在还没有变迁之欧洲大陆的
有限地区内维持和平
而前者则在全世界范围内达成同一个使命
当时在社会与经济上的进步正将全世界革命化
这一个重大的政治成
就是一个特殊体制——国际金融——出现的结果
国际金融是国际活动中政治
与经济组织的现成联系

Tuesday, July 18, 2023

摘自《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4


经济生活的新制度提供了百年和平的背景
在第一个阶段时
就像拿破仑时代的骚乱所显示的
新生的中产阶级是危及和平的主要革命力量
神圣同盟为了对抗这股动乱的新因素
才组织其反动和平

在第二个阶段时
新的经济已经获胜
这时中产阶级本身已经是和平利益的信差
并且比先前反动的神圣同盟更为有力
还受到新经济体制之国家-国际特性所滋养
但在这两种情况中
和平的利益只有在均势制为它服务
也就是为它提供直接干涉
各国内政的社会工具时才有结果

Sunday, July 16, 2023

Saturday, July 15, 2023

摘自《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3



国际金融本身除了其国际中心之外
还有大约半打左右的国家中心
聚集于其发行银行及股票市场周围
国际银行不限于为各国政府融资的计划
它们在战争与和平之上冒险

它也包括投资于外国工业、公共设施
及银行并长期贷款给外国的公共或私人企业
金融市场处理各种不同的商业账单
国外付款、金融期票
以及通知存款和其他股票经纪人的设施
其形式则因各国之政体与特性而互有不同
每一种都各具特殊的声望地位权威
与效忠的对象都各具有货币与接触
支持社会气氛的资产

金本位制和立宪主义
就是使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的声息
传到许多服膺于
这个新国际秩序之象征物的小国的工具
不列颠统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
有时必须要以舰炮来维持势力
但更常以适时地
抽动国际货币网的丝线来达到目的

Friday, July 14, 2023

摘自《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2

金本位制的源泉和母体是自律性市场制度
金本位制其实不过是企图将国内的市场
制扩展到国际领域中的一种制度
均势制则是金本位制的上层结构
且局部通过金本位制来运作
自由主义国家制度本身
则是这种自律性市场制的产物
19世纪各种制度之系统的关键
乃是支配市场的一些规律

这种自律性市场的信念
蕴涵着一个全然空想的社会体制(Utopia)
假如不放弃社会之人性的本质及自然的本质
像这样的一种制度将无法存在于任何时期
它会摧毁人类并将其环境变成荒野
而无可避免的是
社会将采取手段来保护它自己
但不论社会采取哪一种手段
都会损伤到市场的自律
扰乱到工业生活
进而以另一种方式危害社会
正是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
使得市场制度发展成一种一定的模式
并且最终瓦解了建立在其上的社会组织

Thursday, July 13, 2023

摘自《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1


19世纪的文明建立在四个制度之上
第一是均势制(balance-of-power system)
它在整整一个世纪内防止了霸权之间长久
而具毁灭性的战争

第二是国际金本位制(international gold standard)
它象征着一个独特的世界经济组织

第三是自律性市场制(self-regulating market)
它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

第四是自由主义国家制(liberal state)

在这些制度中,金本位制最具关键性
它的崩溃是这个大变动的近因
当它要崩溃时其他的制度
也在各种徒劳无功的挽救过程中牺牲了

Tuesday, July 11, 2023

Monday, July 10, 2023

摘自《帝国的终结》27


也许苏联最大的成功
就是他们无声无息地延续了
彼得大帝的雄图大业
从形式上讲
俄罗斯帝国诞生于1721年
彼得一世取得北方战争的胜利
并宣布自己成为皇帝
但实际上从15世纪君士坦丁堡
陷落以来
莫斯科就一直想成为
它的下一位继任者

正如那句名言所说
“尽管两个罗马都衰落
但第三个仍然稳固
而第四个罗马再也不会出现。”
1547年伊凡四世
(又被称为“恐怖的伊凡”)
加冕为“全俄罗斯沙皇”
(这一称号来自对蒙古大汗的称呼,是拉丁语中“恺撒”的转译音)
并要求继承金帐汗国和拜占庭

阿马尔里克预言
“就像基督教能够延缓罗马帝国的衰亡
却不能救它一样马克思主义学说
虽然推迟了俄罗斯帝国(第三个罗马)的瓦解
却最终无法阻止其覆灭。”

Sunday, July 9, 2023

摘自《帝国的终结》26

英国历史上首次去殖民化
发生于1783年
其美洲的殖民地以追求自由为名
通过武力从宗主国手中取得胜利
建立了完全独立的
全新的美利坚合众国

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
为了避免如此沉重的打击再度发生
英国政府改变了殖民地的管理方式
由原本的完全顺从逐渐过渡到自治
即“自治政府”
其中最发达的地区
凭借其自治领[插图]的身份
几乎上升到准主权国的地位

大英帝国总是将宗主国的利益
与其统治的进步性及道德意义
(将来准备解放受其统治的各族民众)相联系
从而为自己的帝国主义进行辩解
然而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其最终目的仍然是维护大英帝国
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地位
成立于1926年的英联邦
也证实了这一点
它以英国为中心
联合了当时英国的5个自治领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及爱尔兰自由邦

Saturday, July 8, 2023

摘自《帝国的终结》25


昭和天皇于8月15日中午
亲自通过广播宣布投降
为了和平他最终动摇了日本
令人怀疑的美德
对天皇的盲从
此外出于政治目的
诏书中充斥着大量关于日本大家庭
(天皇是天神派遣至凡间的众民之父)
的惯用引文

尽管“投降”早已不言而喻
天皇也接受了波茨坦会议的决定
(其中明确要求日本投降
同时放弃从1894年以来所占领的全部土地)
但他没有在诏书中提及“投降”一词
之所以停战
是出于日本人“优越的人道主义精神”
为了减轻世界的苦难
而牺牲了一项高尚的事业
与此相反
诏书丝毫没有对战争进行反省批判
痛苦总是更容易过去
我们却发现日本历史修正主义的核心
还是想弱化甚至否认日本军国主义
曾犯下的罪行及其应该担负的责任

Friday, July 7, 2023

Thursday, July 6, 2023

Wednesday, July 5, 2023

摘自《帝国的终结》24

战争造成了太多的死亡
最糟糕的情况即将到来
在这种情况下
最好不要问
“美国为何决定使用原子弹?”
而是问“为何他们原本决定不使用?”

事实上在他们看来
(与我们当代人的观点不同)
这并非是为了开创新时代
仅仅是为了结束战争
对于美国人来说
这是最快且代价最少的方法
我们可能对此感到气愤
但在战争中谁能将自己同胞的生命
与敌人(即使是平民)的生命
同等看待

至于决定轰炸城市导致大规模死亡
一方面是为了获取战略优势
另一方面是为了对敌方造成威胁
这类办法很早之前就实施过
首先要记得是轴心国最早使用的
之后同盟国采取更高级的方式
加以实施
早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之前
几十万日本和德国民众
以及数万刚刚获得解放的法国
和菲律宾民众就曾因从天而降的
轰炸大量死亡
每次军事行动
都会忽视人道主义的关怀

Tuesday, July 4, 2023

摘自《帝国的终结》23


最终的失败
也伴随着日本民众的集体自杀
1945年4月至6月之间
在远离日本列岛的冲绳岛上
爆发了大规模的自杀现象
10多万民众死亡
(占岛上人口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为了增加他们刻意营造的
世界末日的气氛
日军收缴了冲绳岛民众的所有存粮
他们已经不需要了

1945年7月美国人对此还一无所知
但当他们登上日本主岛的时候
就完全明白了
眼前的一切让他们感到极度恐惧
原计划于1945年秋发动的九州战役
难道不是更大范围的冲绳岛战役
战争一旦再延长6个月至1年
(如果没有使用核武器,我们可以做出这样合理的估计)
就有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伤亡
几乎可以确定
比起广岛和长崎的轰炸
它将会造成更多的日本人死亡
这是因为1945年夏天
每个月都有数万日本民众因饥荒
或因其诱发的疾病而死亡
显然情况一直在不断恶化

Monday, July 3, 2023

摘自《帝国的终结》22

日本神风特攻队原则上是由志愿者
实质主要是年轻的大学生
甚至高中生自发组建的
最后逐渐通过“煽动志愿者”组建而成
这些志愿者受到来自他们的老师
已经加入特攻队的同伴
或是部队上级的巨大压力
不得不加入特攻队

大量证据与此相符合
政府言论尤其面向年幼的孩童
从小学开始就向他们反复灌输
为国牺牲的思想
1945年8月15日之后
神风特攻队的飞行员仍顽固地
参与了几次行动
表现出他们强烈的信念
有时必须武力阻止他们自杀
最后一次自杀性攻击
(用一些装满炸药的小艇)
发生于8月30日
英国舰队在返回香港港口的途中被袭

Sunday, July 2, 2023

Saturday, July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