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31, 2022

摘自《鱼米之乡》1


江南厨子们都偏爱突出食材的本味
他们选择当季菜蔬肉食
并采用最能烘托其美味的烹调方法
加调味品的目的
并非刺激人的味觉感官
而是突出表现食材本身的内涵之美

所以江南厨子总是不厌其烦地
寻找最应季最上乘的食材
比如春天最新发的嫩笋
秋天最肥美的螃蟹
或冬日霜降后最甜美的绿叶蔬菜

Friday, December 30, 2022

摘自《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11

所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就取决于建立一种劳动者之间的
新型的信任关系

而只有在这种劳动者之间的
信任关系的基础上
在破除了被资产阶级所利用的虚幻的
信任关系之后
特别是破除了少数人对于信用
和资本的垄断之后
一种崭新的社会信用的建立才
有可能重建信任和互惠的社会关系
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一种新型的经济关系
劳动关系才有可能

Thursday, December 29, 2022

Wednesday, December 28, 2022

Tuesday, December 27, 2022

摘自《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10

如果不能建立独立自主的
货币信用体系
如果货币投资政策受制于
国际垄断资本
特别是如果不坚持资本为劳动服务
为产业服务的原则

而是奉行一切为金融服务
为炒钱服务的原则
那么金融和资本这个“杠杆”
也就不会向实体经济和劳动者倾斜
所谓按劳分配就是不可能的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不可能的

Monday, December 26, 2022

摘自《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9

在欧洲的黑暗时代
伊斯兰文明所建立的这个信用体系
以印度洋为核心
横跨西亚、北非和南亚
从而铸造了中世纪
人类经济的辉煌时代
实际上商品和财富的证券化
正是伊斯兰商人的发明

伊斯兰文明中没有产生资本主义
熟悉金融工具的伊斯兰文明
却坚决地反对金融机构
发展为独立的领域并支配一切

伊斯兰教义对此的解释非常简要
按照伊斯兰教义如果钱可以生钱
那么就没有人再愿意
从事艰苦而诚实的贸易了
可见伊斯兰文明也许最早认识到
“贸易自由”与“金融自由”绝不是一回事如果金融成了一个独立的
占支配地位的领域
那么它就会对真正的“自由贸易”
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Sunday, December 25, 2022

摘自《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8

1700年之后
非洲奴隶既取代白银
成为国际贸易通货
奴隶贸易也构成了
白银国际流通的真实基础
1713年《乌得勒支条约》
英国在乌得勒支和谈时
通过阿西恩托条约从西班牙人手里
夺走了经营非洲和西属美洲之间
贩卖黑人的特权”

从那时起不但英国通过为
非洲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
充当奴隶贩子获得了大量美洲白银
从而得以挤进亚洲经济列车
成为世界经济列车上的二等乘客
它开创了这样的国际贸易换算方式
一个奴隶=x磅美洲白银=y吨中国茶叶

Saturday, December 24, 2022

Thursday, December 22, 2022

摘自《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7

金融制度把一切物品一切商品
都变成了具有简单的货币形态的“资本”
变成了“投资”
即可以带来超额利润的东西
马克思说
正是“殖民制度宣布
赚钱是人类最终的和唯一的目的”

但最初的投资并不是向贸易投资
毫无疑问在各种投资活动中
投资于“抢劫”最能够轻而易举地
带来利润
只是这种抢劫必须是合法的
而在16世纪的欧洲
抢劫“外国人”、抢劫“异教徒”
这恰恰是合法的

Wednesday, December 21, 2022

摘自《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6

欧洲的金融业就起源于教会
它的先驱就是所罗门圣殿骑士团
这个由僧侣组成的军事修会
起着为十字军东征提供资金的作用

十字军运动开始的时候
一个法国南部的领主通过圣殿骑士团
以抵押自己房产的方式取得一张汇票
这种汇票可以在耶路撒冷的
圣殿骑士团的分支机构兑现
只不过在兑现时要收取贴水
如果考虑到这种汇票同时是可以在
骑士团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买卖的
那么我们就几乎可以确定无疑地
把它称之为“金融衍生品”

Tuesday, December 20, 2022

摘自《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5

英格兰银行开始营业的第一笔生意
就是以8%的利率贷款给政府
同时它由议会授权用同一资本
铸造货币
这同一资本又以银行券的形式
贷给公众
它可以用这些银行券来办理期票贴现发放货物抵押贷款购买贵金属
过了不久这些由银行自己制造的
信用货币又变成了铸币
英格兰银行用这些铸币贷款
给国家并代国家支付公债利息

资本家阶级是从帮助国家筹措
战争经费的战争借款制度中
脱颖而出的
现代信用制度
是从战争国债制度中发展出来的
现代财政制度是以银行券
作为税收工具而建立的
反过来说税收本身
是国王借贷的抵押物
而银行正是以这种抵押
为准备金发行银行券
当银行券成为税收的工具时
它也就成为国家的货币

Sunday, December 18, 2022

Saturday, December 17, 2022

摘自《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4

资本主义体制是以跨国金融体系
为前提而建立的
跨国金融体系的形成
则是16世纪以来欧洲战乱频仍的产物
它的实质就是私人银行家的联合

国家出于战争的目的而发行国债
私人银行家为了经营国债方才建立起
以国债为基础以税收为抵押的
银行制度和以银行券的流通为基础的
财政税收制度
正是这二者根本性地
促进了货币交换的发展
“互相预付”的信贷机制的发展
国家管理制度的理性化
及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Friday, December 16, 2022

摘自《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3

欧洲16世纪那场深刻的金融革命
导源于地中海地区的私人银行家
以国王的债务为抵押发行信用
正是这个创制
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家能力
特别是战争能力

借助战争国债制度、银行券的发行
及其相关的财政税收制度
几个欧洲霸权国家以残暴的殖民战争
把全世界的财富集中在自己手里
通过建立和利用国际信用体系
它们迅速完成了“欧洲对于世界的革命”
并把整个世界以“债务”
和“金融”的方式联系起来

Thursday, December 15, 2022

摘自《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2

西方之所以能够在16世纪之后迅速地
超越中国实现富强
原因固然很多但从根本上说
则在于它经历了一场
深刻的财政金融革命
从而把商品经济转变为
信用经济、资本经济
而货币由“交换的中介”转变为
以国债为基础发行的银行券
则是这一革命性转变的突出标志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
“互相预付”的信用制度基础上的
而资本主义的流通方式
并不是“货币流通”
而是信用即票据的流通

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充其量
也不过就是“不王道之富强”罢了
如果沿着这条道路照走不误
一切“后发国家”不仅不能实现“富强”
而且还会陷入“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的
丛林法则
其结果不仅仅是亡国而且更是“亡天下”

Tuesday, December 13, 2022

Monday, December 12, 2022

摘自《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1

自宋代以来
中国面向富国强兵的改革
所主攻的目标之一就是财政与金融
具体说就是历代王朝所施行的
“消极的财政政策”和“短缺性的货币政策”

所谓消极的财政政策
是说国家对民生与产业奉行
“少予少取”乃至“不予不取”的原则
所谓“短缺性的货币政策”
就是以贵金属为币
而明代中期钱粮改银之后
白银主要依靠海外进口
更使得“短缺性的货币政策”
一变而为“依附性的货币政策”
这样一来国家的发展便总是会缺钱

Sunday, December 11, 2022

摘自《世界秩序》13

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曾经一针见血地
阐述了美国的矛盾心态

美国人是讲道义的人民
希望外交政策反映举国拥护的价值观
但是美国人也是务实的人民
希望外交政策收到成效
美国的国内辩论经常被描述为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争
对美国和世界来说
两者之争的结果也许是
如果美国不能二者兼顾
二者都会落空

Saturday, December 10, 2022

摘自《世界秩序》12

每当面临危机或冲突
(“二战”、冷战和我们这个时代伊斯兰世界的动荡)的考验
美国都会以某种方式
回归威尔逊的世界秩序愿景
通过民主、公开外交、培育共同规则
和标准来维护和平

这一愿景的天才之处
是让美国人的理想主义为缔造和平
人权和合作解决问题等
重大外交举措服务
在对更美好更和平世界的希望中
注入美国实力

由于威尔逊主义的影响力
20世纪参与式治理在全世界得到传播
美国参与世界事务时
总是表现出非凡的信念和乐观
威尔逊主义的悲剧在于
它留给20世纪这个举足轻重的大国的是
一套令人振奋但脱离历史感
和地缘政治意识的外交政策学说

Friday, December 9, 2022

Wednesday, December 7, 2022

摘自《世界秩序》11

罗斯福阐述了如下原则
美国的唯一愿望是看到
邻国稳定、有序和繁荣
任何光明磊落的国家
都可以获得我们的真诚友谊
如果一个国家显示
它懂得在社会和政治事务上
如何高效得体地行事
如果它维持了秩序履行了义务
它就没有必要害怕美国的干预

如果长期作恶或者治国无能
导致文明社会之间的纽带全盘松弛
那么在美洲就像在其他地方一样
最终需要某个文明国家出面干预
因此在西半球出于对门罗主义的坚守
在无法容忍此类恶行或无能的情况下
不管多么不情愿
美国可能都会被迫行使
国际警察的权力

Tuesday, December 6, 2022

摘自《世界秩序》10

门罗主义被解读为
《独立宣言》的延伸
旨在防止欧洲均势政策染指西半球
这一切都没有与任何拉美国家协商
(部分是因为当时拉美也没几个国家)
随着美国疆域覆盖整个大洲
美国的扩张被视为自然规律的结果
当美国奉行其他地方
所称的帝国主义政策时
美国人却赋予它另一种说法
遵从天命
占据上帝指派的这片大陆
让每年来到这里的数百万人自由发展

从法国手中购买路易斯安那领地时
获取大片领土被当成了一桩商业交易
而从墨西哥手中夺取土地
则称为遵从天命的必然结果

Monday, December 5, 2022

摘自《世界秩序》9

美国拥有开放文化和民主原则
千百万人将它奉为楷模
希望能够栖身于此
与此同时美国坚信自己的原则
具有普世性
这给国际体系带来了挑战
因为它暗示不实行民主原则的政府
就不是完全合法的政府

这一信念根植于美国人的思想深处
只是偶尔才会成为官方政策
在美国看来世界绝大部分地方
都生活在不尽如人意的
暂时性安排之下
终有一天会得到救赎

Sunday, December 4, 2022

Saturday, December 3, 2022

Friday, December 2, 2022

摘自《世界秩序》8

美国人的性格
应追溯至他所谓的“起点”
在新英格兰
当地独立性的诞生和巩固
它至今仍是美国自由的
主要动力和生命线

清教徒主义“不只是一种宗教学说
它在许多方面还体现了
最为纯粹的民主和共和理论”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的产物
在世界其他地方它们互相冲突
而在美国它们以某种方式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个奇妙的组合
我指的就是宗教精神和自由精神

Thursday, December 1, 2022

摘自《世界秩序》7

美国笃信自己的道路
将塑造人类的命运
然而历史上它在世界秩序问题上
却扮演了矛盾的角色
它以“天定命运”之名
在整个美洲大陆扩张
却宣称绝无帝国企图
对重大事件发挥着决定性影响
却矢口否认有国家利益的动机
最终成为超级大国
却声言无意施行强权政治

美国外交政策表明
美国深信自己国内的原则
放之四海而皆准
实施这些原则对他国有益无害
美国的对外交往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交政策
而是传播价值观的工程
它认为其他所有民族
都渴望照搬美国的价值观

Wednesday, November 30, 2022

摘自《世界秩序》6

毛泽东决心把过去的制度连根拔起
即使对他在胜利之初
亲手建立的制度也不例外
他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那些制度
在中国的官僚倾向影响下停滞僵化

邓小平明白
中国除非参与国际事务
否则不可能继续发挥其历史性作用
邓小平的目标十分明确
韬光养晦,以防引起别国不安
不出头但通过实现社会
和经济现代化来扩大中国的影响

江泽民从对外亲自执掌外交
对内扩大共产党的群众基础
在他的领导下
人民共和国充分参与国际事务
成为国际政治
和贸易体系中的正式一员

胡锦涛巧妙地平抚了世界
对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的担心
为后来由习近平阐明的
新型大国关系概念奠定了基础

Tuesday, November 29, 2022

Sunday, November 27, 2022

摘自《世界秩序》5

美国的政策着眼于务实
中国则偏重概念
美国从未受过邻国威胁
中国的边境四周却无时无刻
不强敌环伺虎视眈眈

美国人相信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办法
中国人却认为一个问题的解决
只会引起新的问题
美国人对眼前形势一定要拿出结果
中国人注重的则是大局的发展
美国人制定实际“可以做到的”计划
中国人只确定总的原则
进而分析它的走向

中国人的思维部分
受到了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
但越来越趋向于传统的中国思维方式
美国人对两者
都缺乏直观的和深入的理解

Saturday, November 26, 2022

摘自《世界秩序》4

俄国发动战争次数之频繁
超过了同时代的任何一个大国
但当构成欧洲均势的主要大国战败时
俄国先后抗击了瑞典的查理十二世
拿破仑和希特勒
挫败了单一大国独霸欧洲的企图

俄国的专制体制辽阔的疆域
全球扩张野心以及它的不安全感
这一切均暗示着对基于均势
和克制之上的欧洲传统国际秩序概念
提出了挑战

Friday, November 25, 2022

摘自《世界秩序》3

拿破仑时期标志着启蒙时代的顶峰
这一时代的思想家从古希腊
和古罗马人那里汲取了灵感
视启蒙为理性力量

这意味着权力从教会
下放到世俗的社会精英手中
而现在又一步步落到了
这位代表全球权力的领袖手里

Thursday, November 24, 2022

Tuesday, November 22, 2022

摘自《世界秩序》2

任何一种世界秩序体系若要持久
必须被视为是正义的
不仅被各国领导人所接受
也被各国公民所接受

它必须反映两条真理
第一,没有自由的秩序
即使靠一时的鼓噪得以维持
最终也会制造出反对自己的力量

第二,没有一个维持和平的秩序框架
就不会有自由
即使有也难以长久
秩序和自由有时被说成是
人类体验的两个极端
其实二者应被视为
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Monday, November 21, 2022

摘自《世界秩序》1

美国仍然坚持认为
它信奉的价值观在建立一个
和平的世界秩序方面具有普遍适用性
并保留在全球范围内
捍卫这些价值观的权利

然而在两代人的时间里
从三场战争中抽身后
每一场战争都始于理想主义愿望
并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
但都以国家蒙受创伤而告终

Sunday, November 20, 2022

摘自《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11

美国面临三个主要的地缘政治困境
一个是中东混乱的欧亚大陆腹地
一个是崛起而自信的“超级大国”中国
还有一个是墨西哥面临的失败困境

只要我们在进一步军事介入中东时
更加小心谨慎
就可以最有效地应对中国和墨西哥
提出的挑战
也就是说我们
要从伊拉克和阿富汗脱身
越快越好
至于轰炸伊朗一事则绝不可行

Saturday, November 19, 2022

Friday, November 18, 2022

Thursday, November 17, 2022

摘自《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10

1989年民主变革后
欧洲东移并重新吸纳了
一些苏联的卫星国
现在则向南扩大
吸收了阿拉伯革命的成果
突尼斯和埃及不会加入欧洲联盟
但他们会成为欧盟深度介入的阴影区
因此欧盟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
都更加雄心勃勃
同时也更加庞大笨拙

正如麦金德所说
撒哈拉大沙漠从北部切断了赤道非洲
因此将成为欧洲真正的南部边界
尽管欧洲联盟备受分化
焦虑和与日俱增的阵痛困扰
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后工业中心之一
因此其内部正在向东进行权力转移
从布鲁塞尔、斯特拉斯堡到柏林
从欧盟到德国
将成为全球政治的关键
德国俄罗斯和仅有1 100万人口的希腊
将最敏锐地揭示出欧洲的命运

Wednesday, November 16, 2022

摘自《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9

没有哪个驯兽师指挥的动物
比媒体指挥的还要多
只要对那些大众读者一声令下
他们就会涌塞街道
一根筋似地奔向指定目标
这简直是我能想象的最令人惊奇的
关于思想自由的讽刺画了

从前一个人不敢自由地去思考
现在他敢了却已无能力思考
他对于思考的意愿
其实仅仅是愿意对别人的命令
作出响应而已
却让他感觉自己获得了思想自由

Tuesday, November 15, 2022

摘自《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8

只有从全球视野
和三维立体战争的整体性考虑
并运用他们的政治和战略思维
政治家才可以拯救他们的国家
避免在遥远的边缘侧翼陷入左右夹攻

空中力量对海权的弥补意义
及其移动的迅捷性
将成为战争的本质
全球没有任何地区
会因为太遥远而失去战略意义
也不会因为太偏僻
被强权政治的算计所忽视

Saturday, November 12, 2022

摘自《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7

现实主义是对美国传统的异化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
阿什利·特利斯曾这样告诉我
它刻意忽略道德因素
认为在这样低俗的世界里
最重要的是利益而不是价值观
但是现实主义永远不会死
因为它准确地反映了各国的行为本质
所谓的价值观言论
不过是用来粉饰门面而已

现实主义者重视秩序超过自由
对他们来说后者只有在前者
已经确立后才变得重要
以伊拉克为例
即便是极权主义性质的秩序
也要比缺乏秩序的后果更人性化

Friday, November 11, 2022

摘自《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6

民主和道德根本不是一回事
所有国家都禁不住用普世的道德目的
来掩饰自己特定的愿望
很少有人能长期抵抗这种诱惑
承认各国都受到道德的约束是一回事
而利用所谓的‘正义’
在国际关系中谋求国家利益
又是另一回事

Thursday, November 10, 2022

摘自《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5

世界“是人性中的本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按照修昔底德的说法
人性的本质即恐惧(Phobos)
自我利益(Kerdos)和荣誉(Doxa)

要改善世界
我们必须与这些力量合作
而不要与它们对着干
因此现实主义者
接受已经掌握的人类物质现实
不管它们多么不完善

一个现实主义者会通过研究伊拉克
历史上的族群图谱
而不是诉诸西方民主的道德戒律
来预测伊拉克推翻专制政权后
将会有怎样的未来
按照摩根索的说法
良好的愿望几乎与正面的结果
没有任何关系

Tuesday, November 8, 2022

Monday, November 7, 2022

摘自《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4

即使伊拉克将来演变成
一个半稳定的民主国家
或成为美国的准盟友
如此过度的代价仍显得得不偿失
正如某些人指出的那样
坦率地讲很难看到我们的胜利成果
有什么道德价值

不过伊拉克战争倒是打破了
一些思维定式
其中的一个关键点是
美国在向国外部署军力时
总要得到些道德上的回报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
任何国家即使像美国这样
标榜爱好自由民主的国家
如果无节制地使用权力
也不一定会形成良性循环
时常“善”无善报

Sunday, November 6, 2022

摘自《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3

在巴尔干地区
刚要再次抬头的地理学派
又被空中力量很快打压了下去
随后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战斗机
不断巡逻伊拉克禁飞区
让萨达姆成为笼中困兽长达10年之久

因此美国精英阶层
在对军队的无比威力肃然起敬的同时
也对老乔治·布什和克林顿政府
不在巴尔干使用军队义愤填膺
他们认为这本可以制止20多万人
遭受种族灭绝之害
更不用提发生在卢旺达
百万人大屠杀
这是一种有可能
引向冒险主义的思维定式

Saturday, November 5, 2022

摘自《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2

事实上入侵伊拉克的战争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酝酿
当时美军自恃天下无敌
历史和地理因素对它都奈何不得
只要选对时机放开手脚
一举出动地面部队就将所向披靡

换句话说正是这些理想主义者
在声嘶力竭激情四射地鼓吹
对海地索马里卢旺达波斯尼亚
和科索沃使用武力
尽管像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
亨利·基辛格这样的现实主义者
极力敦促美国保持克制
他们收到的反馈
却只是越来越多的无情嘲弄

Thursday, November 3, 2022

Wednesday, November 2, 2022

摘自《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1

冷战胜利后西方出现的现象
与“威尔逊主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许多人认为
只要高举“民主”和“自由市场”的旗帜
自由和繁荣就会随之到来
有人甚至建议
非洲也可以成为民主革命的前沿
全然不顾这里是最贫穷
最不稳定的大陆
更糟糕的是这里有世界上
为数最多的人为划定的
不合逻辑的边界

我们在冷战中取得了胜利
却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
民主和全球和平
下一步为生存而开展的斗争更为艰难邪恶
会戴上新的面具

Tuesday, November 1, 2022

摘自《天真的人类学家》9

多瓦悠人的对话规则
和西方人完全不同
我们习惯不打断别人说话
但是非洲习惯不一样
两人对话就好像在讲电话
必须不时以话音打断
辅以声音响应
以确定对方仍在在线聆听

多瓦悠人听别人说话
会严肃望着地面
身体不断前后摇晃
每隔五秒钟便低语
“是的”、“的确如此”、“好的”
否则对方的谈兴便会戛然而止

Monday, October 31, 2022

摘自《天真的人类学家》8

多瓦悠人将疾病分为几类
一类是传染性疾病白人有药可医
包括疟疾与麻风
一类是头部巫术
或以植物作法的巫术致病
也有一些病征清晰可判是被亡灵侵扰
最后一类是污染性疾病
肇因于碰触了禁忌之物或禁忌之人
疗法唯有禁绝与禁忌之物(人)接触

Saturday, October 29, 2022

Friday, October 28, 2022

摘自《天真的人类学家》7

多瓦悠人全然不了解他们的语言
对欧洲田野工作者是多大挑战
它是一种音调语言(tonal language)
一个字的音调高低可以完全改变字义

多数非洲语言为两声
多瓦悠语则为四声
一声与四声颇易辨认
二声与三声却相当不易
更惨的是多瓦悠人会将音串连
形成滑音
一个字的音调
因而受到相邻一字的影响
此外还有方言的困扰
某些区域在使用不同字汇
与句子构造时
也必须使用不同音调

Thursday, October 27, 2022

摘自《天真的人类学家》6

对多瓦悠人而言地图是神奇之物
他们始终搞不清楚它的道理
他们要我在地图上指出我去过的村子
我指出来后
他们又要我说出那里居民的姓名
他们不明白我为何指得出村落位置
却无法说出村民的名字

Wednesday, October 26, 2022

摘自《天真的人类学家》5

非洲多数社会非常强调
身份地位的差异
非洲人也爱大张旗鼓凸显上下有别
他们以一种西方人无法消受的方式
匍匐在地、立正行礼、下跪、鞠躬
拒绝接受此种致意是极为失礼之事

刚到孔里时
如果我与他人平坐在等高的石头上
立即引起极大难堪
村人会想尽办法重新安排
以便我坐得比他们高
或者让我坐到席子上
虽然比坐在石头上矮
但有身份的人才可以坐席
也算可以接受的折衷

Sunday, October 23, 2022

摘自《天真的人类学家》4

他们期望雇主照顾他们
次次帮他们解危
我似乎无法随意行动
凡做任何事去任何地方
后面一定拖着庞然重担

如果你让人搭便车进城会更苦恼
因为接着他会期待你
资助他在城里的吃住
如果拒绝他便懊恼
毕竟你将他载到陌生地方
却弃之不顾这是不可思议之事

Saturday, October 22, 2022

摘自《天真的人类学家》3

他们并不了解非洲多数地方
存有一种传统的“富人与穷人”关系
替你工作的人不只是你的雇工
你还是他的保护者赞助人

雇佣是种开放的关系
如果他的太太生病了这是他的问题
也是你的问题
你必须尽可能帮助她痊愈
如果你有东西不要
他有优先拒绝权之后你才能给别人
否则便是不礼貌
你几乎无法在自身的利益
与他的私生活间划清界线
稍不小心欧洲人便会深陷范围宽松
各式亲属义务中
(除非他的运气很好)

如果一个雇工称呼你为“父亲”
那是危险征候
接踵而至的一定是聘金未付
或牛只死亡的悲惨故事
如果你不帮忙他解除一点负担
就是背叛

Friday, October 21, 2022

摘自《天真的人类学家》2

我只是观察
还可能因个人的兴趣
鼓励此间百姓迷信异教与落伍

不过谈到解决危机
这些专家也没啥成就
他们每解决一个问题便制造出两个
我常觉得那些自称握有真理的人
应当为扰乱他人生活而良心不安
至于人类学家
不过是毫无害处的书呆子
这个行业的伦理之一
便是尽量不直接干预观察对象

Tuesday, October 18, 2022

摘自《天真的人类学家》1

棉花外销是国家专卖
用来赚取喀国亟需的外汇
中央政府十分鼓励农民种植
这位农业专家的推广计划成功吗
疯狂成功

事实上农人花太多时间种植棉花
怠忽粮食作物生产
不仅粮食价格飙涨还造成饥荒
全靠教会的救援计划
才使百姓免于饿死
奇怪的是德国农业专家对此结果
并不沮丧
认为这证明棉花种植
在喀麦隆已经生根

Monday, October 17, 2022

摘自《回家之旅》9

心意的本性
是把不必要的构想为必要的
心意虚构出人为的需要
相信没有这些就活不下去
这样我们在一生中承担着
依附的沉重负担
依附本身
就是我们心意的一个沉重负担
我们可能永远不能理解这重荷的程度
直到我们从中解脱出来
就像我的书包或耳垢一样
但如果我们能从内在找到快乐
我们就可以过简单的生活
免于无穷无尽的纷杂繁复

我已经开始培养起一种依附
要靠自己的意愿
去寻找正确的途径和指导者
反过来我现在明白了
要真正寻找到我所探索的
我需要变得弃绝、真诚
不管在路途中即将遭遇怎样的障碍
我希望它们都能助我达到终极的自由

Sunday, October 16, 2022

摘自《回家之旅》8

通过修习TM
我们的知觉进入更精细微妙的状态
目标是进入一种比我们日常的清醒
睡眠、深度睡眠更精微的状态

冥想是为了在这之后体验到一种知觉
超越心意和自我的精微存在
因为只有在这种生命纯粹的解脱状态
我们才能体验到永恒的生命

Saturday, October 15, 2022

Thursday, October 13, 2022

摘自《回家之旅》7

生命最珍贵的礼物通常是在我们
毫无准备或预料的情况下降临的
有人说是偶然的际遇
有人信为因果命运
还有人认为神可能在我们生活中
任何时刻介入进来

一天下午
我的注意力被从冥想中吸引到了
恒河母亲奔腾河水的音律上
她有力而温和的波浪仿佛在唱着
一首智慧与爱的赞歌
我被这甜美的歌声所吸引
毫不费力地听着
这成为了我的冥想
从清晨到黄昏
我只是冥想着恒河之歌

Wednesday, October 12, 2022

摘自《回家之旅》6

当我坐在那块岩石上时
我想象观看水流
就如同观看生命的流逝
如果人在水中
就会被强烈地影响
但如果一个人坐在岸边
他就能以弃绝之心观望

恒河母亲教给我
如果我们学着从自我和心意、感官
以及周围世界的躁动中摆脱出来
以审慎清醒的态度观察生命
我们就会得到智慧

Tuesday, October 11, 2022

摘自《回家之旅》5

这世上的美丽事物
都处在变化的程序中
世事无常
每一个时刻我们的现实存在都在改变
恒河母亲就像大自然是持续存在着的
但是她的任何展示都不会保持

同样我们在这个世界
所钟爱的所有一切
都难以察觉地行进在消亡的过程中
我们不能抓住任何事物
但如果我们能够欣赏
真理隐含的美丽之流
就能享受一种比浮躁的欢乐痛苦
更深刻的真实

Monday, October 10, 2022

Sunday, October 9, 2022

Saturday, October 8, 2022

摘自《回家之旅》4

当我跪在赫拉特的路边时
我内心的某些东西死了
诞生出一种我继续前行所必需的觉悟

每走一步
骆驼都要为下一步
而从稳固的土地上提起脚
而为了流进大海
河流里的每一个波纹
都必须放弃自己目前的处境
臣服于波涛的方向

Friday, October 7, 2022

摘自《回家之旅》3

周围的世界在我的祷文中仿佛消失了
而冥想将我转移到一个
超越了外在现象世界
沉默内省的存在状态

这样的状态下
我发现一个可贵的真理
一种唤醒了庇护和自由感的真理
我是一个不同于外在世界的灵魂
一个神的孩子
这一感悟就像一道阳光
驱散了错误概念的浓雾
我感到解脱
感激涌上心头

Thursday, October 6, 2022

摘自《回家之旅》2

从出生开始
我便认同于周围的环境
直到这一刻
我才能看清自己
一直被困其中的局限性
就像戴着一副绿色的眼镜
会将看到的一切染成绿色
依据我们的环境和经验
我们对真实也有特定的概念
从身体和心意获得的概念
成为我的身份

现在那些熟悉的概念消失了
使我陷入空虚
神,请帮助我
我是谁?我是谁?我到底是谁?

Monday, October 3, 2022

摘自《回家之旅》1

我的整个生活
依据我成长的文化
被局限于以一种特定的方式理解真实
为什么我们人类看起来
有根深蒂固的倾向
感觉自己优越于其他人
尤其涉及国家种族宗教或社会地位时更是如此

我们认为自己的情况是正常的
而其他人很奇怪或比自己低
这种判断上的优越感使我们固执己见
形成宗派主义
产生出仇恨恐惧剥削甚至是战争
我祈祷我的旅行会开拓我的思维
使我能对其他文化
如何看待生活、世界、神抱以理解

Sunday, October 2, 2022

摘自《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13

欧洲国家并不想被拉进对美国的对抗
另一方面它们又想寻找一个
能对抗巴黎-柏林-莫斯科
这个轴心势力的力量
因此只要不需要付出高昂代价
他们完全会投入美国
或者是英国的怀抱
为自己找到一个保护伞

无论如何
美国都必须阻止俄罗斯
与欧洲半岛联合起来
因为这将形成一股美国人
无法遏制的力量

Saturday, October 1, 2022

摘自《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12

土耳其人将会对美国反俄战略
起到一定的作用
美国将鼓励土耳其向北部高加索推进
希望土耳其在巴尔干地区
以及南面的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地区
影响力增加
这将提高土耳其的海军、空军力量
和太空探索能力
以挑战黑海地区的俄罗斯

美国将要求土耳其海军
与其共同承担地中海的军事任务
阻止俄罗斯在非洲的冒险行动
美国也将尽一切所能
鼓励土耳其经济的发展
这将进一步刺激土耳其
正在快速发展的经济

Friday, September 30, 2022

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22

摘自《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11

俄罗斯知道美国和北约
正有条不紊地扩展它们的势力范围
它们不断吸收东欧国家
和波罗的海国家成为北约成员国

一旦美国着手将乌克兰纳入北约
俄罗斯对美国的意图和乌克兰的看法就会改变
俄罗斯认为将乌克兰纳入北约
威胁了俄罗斯的利益
就好比墨西哥进入华约
将会威胁美国的利益一样

Tuesday, September 27, 2022

摘自《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10

对俄罗斯来说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意味着一切
如果这两个国家落入敌手
(例如,加入北约组织)
那么俄罗斯将身陷险境

莫斯科距离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交界处
仅200多英里
而乌克兰距离伏尔加格勒
(伏尔加河下游城市,曾称为斯大林格勒)
甚至不到200英里
因为地理的纵向深度
俄罗斯保卫了自己的国家
不受拿破仑和希特勒的侵略
没有白俄罗斯和乌克兰
就没有了地理上的优势

Monday, September 26, 2022

摘自《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9

当俄罗斯的分裂事态达到一定的程度
必将在亚欧大陆引起混乱
正如我们已经知晓的
美国对这些事态的发展
不会有任何异议
它一直将分裂亚欧大陆并加强
对海洋的控制视为重大战略
因此美国完全有理由支持这一进程
而俄罗斯会坚决制止

在俄罗斯认定美国会进一步
使事态恶化之后
莫斯科政府就着手恢复以前的策略
重申苏联的影响范围

Sunday, September 25, 2022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22

Friday, September 23, 2022

摘自《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8

军事上美国随时可以封锁
通往太平洋的通道
经济上美国虽然依赖
与亚洲的贸易往来
但依赖程度远没有像亚洲
依赖美国那么严重

美国也很容易受到
国内政治压力的影响
如那些遭受亚洲廉价商品
冲击严重的集团的抗议
美国可能在国内政治压力的驱使下
尝试重塑太平洋的经济关系

美国能够使用的工具之一就是
在军事力量支持下的保护贸易立法
而在回应美国的军事和经济行动方面
东亚国家并没有切实有效的对抗方法

Thursday, September 22, 2022

摘自《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7

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也是唯一一个资源贫乏的工业大国
它需要进口从石油到铝所有矿物资源
一旦切断进口来源
特别是石油
日本的工业就会在几个月内遭受重创
工业化强国的地位将一落千丈

进口供给对于日本的重要性
我们从1941年它偷袭珍珠港中
可见一斑
它偷袭的原因正
是美国阻塞了它进口原材料的通道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22

摘自《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6

伴随着世界主要地区势力的崛起
21世纪的大国纷争必将愈演愈烈
躁动的太平洋地区
貌合神离的欧盟
不安稳的伊斯兰世界
太平洋盆地和欧亚大陆上时刻
都充斥着火药味

纵然美国还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老大”
但面对一心想收复势力范围的俄罗斯
自家后院毒品犯罪泛滥的墨西哥
迅速崛起的中国
未来伊斯兰世界“领头羊”土耳其
“世界老大”是否会心力交瘁

Tuesday, September 20, 2022

Monday, September 19, 2022

Sunday, September 18, 2022

摘自《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5


冷战中美国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崛起
不断膨胀的利益和坚定不移的策略
不断膨胀的利益在于破坏
任何亚欧大陆国家的陆上安全
从而使它们无暇建造海军

既然亚欧大陆已经不存在
单一国家的威胁
美国就可以将注意力集中于
地区性大国的崛起上
这些国家所形成的区域安全程度
可能足以使它们开启自身的海洋势力
因此美国致力于创建
一系列不断变换的联盟
试图束缚任何潜在的地区性大国

Saturday, September 17, 2022

摘自《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4

在整个冷战过程中
与美国结盟的利益
永远大于与苏联结盟的好处

苏联能够提供武器技术政治支持
和其他东西
但美国却能够提供进入
全球贸易体系的途径
以及将商品销往美国的权利
这令其他的一切条件都相形见绌
被排除在全球贸易体系之外
意味着贫穷
而进入这个体系则意味着富裕

Friday, September 16, 2022

摘自《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3

美国控制海洋
意味着这个国家不但能
参与全球海上贸易
还能对其进行控制
它能制定规则
或者至少打破其他国家制定的规则

它以非公开的方式来阻止其他国家
进入世界贸易路线来限制海上贸易
(尽管它偶尔借助制裁来实施这一策略)
总之美国借助其他国家
进入巨大的美国市场这一杠杆
以更加微妙的方式
决定了国际贸易体系
这是理解美国是如何靠强大
海军力量称霸全球的关键

Thursday, September 15, 2022

Wednesday, September 14, 2022

Tuesday, September 13, 2022

摘自《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2

英国人哈尔福德·约翰·麦金德
(Halford John Mackinder)
他认为控制了亚欧大陆
就意味着控制了世界
就像他所说的“控制了东欧
(俄罗斯欧洲部分)
也就是控制了亚欧大陆的中心区域
而控制了这个中心区域
就控制了亚欧大陆
进而也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这一思想在冷战时期主导了
英国和美国的战略
促使他们寻求遏制
和绞杀俄罗斯欧洲部分

Monday, September 12, 2022

摘自《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1

由于美国一直不希望出现
一个可以与其抗衡的国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美国支持欧盟东扩以遏制俄罗斯
支持土耳其以稳定中东
支持日本以制衡中国
但是,迟早会有一天冲突会爆发

金砖国家、日本和土耳其
都不是美国的对手
那未来的一百年
美国的对手在哪里呢
弗里德曼把目标锁定为
美国的近邻墨西哥

Sunday, September 11, 2022

摘自《我的世界观》8

我们现在确定了理性和经验
在理论物理学体系中的地位
理性给出了体系的结构
而经验内容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必须在理论的结论中被表达出来
整个系统特别是构成它的概念
和基本定律的价值和正当性
就在于这样一种表达的可能性

这些概念和基本定律
是人类理智的自由发明
它们既不能用这种理智的性质
也不能用任何其他先验的方式
加以证明

Saturday, September 10, 2022

Friday, September 9, 2022

Thursday, September 8, 2022

摘自《我的世界观》7

我们的经验让我们有理由相信
大自然是可以想到的最简单的
数学观念的具体表现
我确信我们能通过纯粹数学架构
去发现概念和使概念相互联系的规律
提供理解自然现象的钥匙

经验可能提示适当的数学概念
可是它们绝对不能从经验中演绎而出
当然经验仍然是物理学数学建构
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
但是创造源泉属于数学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
我认为单纯的思考可以抓住现实
正如古人梦想的一样

Wednesday, September 7, 2022

摘自《我的世界观》6

即使在宗教和科学之间
清楚地划分出各自的领域
这两者之间仍然存在密切的
相互联系和强烈的相互依赖关系

虽然宗教可以决定目标
但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
它已从科学那里学到使用何种手段
会促进它所建立的目标的实现
但是科学只能由那些满怀追求真理
和知识热望的人创造出来
而这种感情又源于宗教领域

Tuesday, September 6, 2022

摘自《我的世界观》5

是(is)什么的知识并不直接打开
通向应该是(should be)什么之门

人们可以对是什么
有最清楚完整的认识
可还是不能从中推论出
我们人类渴望的目标是什么
客观知识为我们实现某些目标
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但是终极目标本身
以及对实现它的热望
必须来自另一个源泉
我们的存在和行为只有通过确立
这样的目标及相应的价值
才能实现其意义

这类真理的知识本身是伟大的
但它作为指导行动的能力实在太弱
以至于它甚至不能证明
对真理知识本身渴望的正当性和价值
因此我们在此面临着
关于我们的存在的纯粹理性观念的局限

Monday, September 5, 2022

Saturday, September 3, 2022

摘自《我的世界观》4

科学研究者却痴迷于
所有事件中的因果关系
对他而言未来同过去一样
都是必然的和确定的
道德不是神圣的
而纯粹是人的事情

他的宗教情怀是以这种形式出现的
对自然规律性的和谐入神般着迷
这种和谐揭示出了
一种如此深邃的理性
与此相比
人类一切有意义的思考和安排
都只不过是其微乎其微的反映
只要他能够挣脱自私欲望的奴役
这种情感将是他生活
和工作的指导原则

Friday, September 2, 2022

摘自《我的世界观》3

我非常真诚地相信
为社会大众提供最好服务的人
是为大众提供可以用来
自我升华的工作
从而间接使人臻于完善的人
这首先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家
其次也适用于科学家

无疑
提升人的思想境界
并丰富其内在本质的并非研究成果
而是追求理解的动力
是那种创造性和感受性的脑力劳动

Thursday, September 1, 2022

摘自《我的世界观》2

我们可以体验到的最美好的事物
是难以理解的神秘之物
这种基本情感
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真正摇篮
谁要是不了解它
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
谁要是不再感到惊讶
那他就如同死了一般
他的眼睛早就黯淡无光

正是因为这种掺杂了恐惧的神秘体验
宗教产生了
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东西
是我们无法洞察到的
只能以某种最原始的形式才能把握
那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
正是这种认识和情感
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情怀

Wednesday, August 31, 2022

Tuesday, August 30, 2022

Monday, August 29, 2022

摘自《我的世界观》1

我是一个真正的“独行者”
从未全心全意地属于过我的国家
我的家乡我的朋友
乃至我最亲近的家人
面对这些关系
我从未消除那种疏离感
以及对孤独的需求
这种感觉随着岁月的流逝与日俱增

一方面它能让人清楚地意识到
这将使自己与他人的相互理解
和支持受到限制
但我毫无遗憾
这样的人无疑要失去一些天真无邪
和无忧无虑

但另一方面这样的人
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他人的意见
习惯和判断
避免让自己内心的平衡
置于这样一些不稳固的基础之上

Sunday, August 28, 2022

摘自《欧洲新燃点》8

几个世纪以来
英国将欧洲的政客玩弄于股掌之上
因此获得了
“背信弃义的英格兰”的名号
欧洲人认为
英国人在欧洲只是在冷酷无情地
谋求自身利益
丝毫不顾及自己所作的承诺
或应负的责任
因此欧洲人才会认为英国人“背信弃义”

更有甚者英国一面操纵欧洲大陆
一面建立起庞大的帝国
英国通过结盟、操纵、欺骗
和最低限度的武力
统治着数以亿计的印度人

Saturday, August 27, 2022

摘自《欧洲新燃点》7

欧洲的问题在于
文明的德国人何以堕落至此
沦为一头丑恶的怪兽
其答案是这头怪兽是欧洲卓越成就
庞大帝国和启蒙运动顺理成章的结果
欧洲霸权建立在欧洲内战之上
而这场内战在“一战”期间达到顶峰

启蒙运动创造了给人类带来
空前浩劫的科学与技术
此外启蒙运动的无限性
不仅最终削弱了人类对理性的信仰
而且打开了怀疑之门
让人们认为理性本身
也不过是一种幻觉

Friday, August 26, 2022

Thursday, August 25, 2022

Wednesday, August 24, 2022

摘自《欧洲新燃点》6

当路德宣布每个人都可以
依据良知自行阅读《圣经》时
他也没有打算将人们
从《圣经》教义的限制中解脱出来
虽然从表面上看
路德曾倡导我们对自然规律进行研究
或者使人们摆脱束缚进行独立思考
但他并没有将其付诸实践
他只是让人们可以不受约束地
通过《圣经》虔诚地思考上帝的旨意

培根设法破除人们对自然界的幻想
将其置于人类理性的控制和意志之下
无论他外在的宗教或政治主张如何
培根都将人类理性上升到了
天地万物的中心
从而开启了知识的大门
并彻底摧毁了欧洲人
曾经深信不疑的事情

Tuesday, August 23, 2022

摘自《欧洲新燃点》5

西班牙人的失策之处在于
他们将过多财富带回国内
而仅把极少一部分留在新大陆
用于当地的社会建设

英国人反其道而行之
在北美洲建立了多处微缩的新英格兰
但英国同样缺乏控制
和统一欧洲的实力
欧洲人虽然有能力征服世界
却无法统一自身
事实证明
这将成为他们的致命缺陷之一
而这也正是萨格里什带给欧洲的教训

Monday, August 22, 2022

摘自《欧洲新燃点》4

基督教与欧洲对全球的征服密不可分
因为它既可以鞭策征服者
又可以驯服被征服者
当西班牙人身穿铠甲跃马扬鞭
扛着火枪出现时
阿兹特克人目瞪口呆
这一点固然重要

但西班牙人还对阿兹特克人
造成了另一层心理打击
即宣称自己是在代天行令
而且他们信奉的神灵比对手的神衹
更加强大
正是因为上帝显灵
西班牙人才能所向披靡
从而进一步摧毁了阿兹特克人的自信
迫使他们投降归顺

Saturday, August 20, 2022

Friday, August 19, 2022

摘自《欧洲新燃点》3

但西班牙的征服者是一群天主教徒
认为自己正高举教会的尚方宝剑
替天行道
有人认为他们只不过是为了掠夺财富
但这一点很容易反驳
因为这种看法无疑
是对他们的误解和低估

他们对待自己的双重使命极为郑重
所以并不觉得利用刀剑
逼迫人们皈依是一种讽刺
更何况除非发生奇迹
他们生还的几率十分渺茫
而相信上帝会制造奇迹
是他们不避艰险唯一合乎情理的解释

Thursday, August 18, 2022

摘自《欧洲新燃点》2

天主教的教义以“双剑论”为核心
这一概念由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提出
他认为其中一把剑
在物质世界行使权力
由国家掌控
而另一把剑由教会掌握
在精神世界行使权力

这并不意味着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就要分开统治
这两把剑应当互相依存
其中一把到哪里另一把也要亦步亦趋
即政治权力和精神权力不能分开行使
正是这一理论促使基督教
开始热衷于传播福音

Wednesday, August 17, 2022

摘自《欧洲新燃点》1

要想理解欧洲人为什么能够征服全球
这一点至关重要
让当地人民遭受不公待遇的
不只是欧洲人
因为早在他们到来之前
不公正的待遇就已经存在
当地统治者的行为方式
与欧洲人没有区别
他们都是凭借权力和恐惧威慑邻国
并将其置于控制之下

征服阿兹特克帝国的
不只是500名西班牙人
还有千千万万阿兹特克的敌人
西班牙人正是利用了阿兹特克
和印加帝国的弱点
最终得以取而代之
继续实施残暴统治

Tuesday, August 16, 2022

Monday, August 15, 2022

Sunday, August 14, 2022

摘自《美国底层》11

我们的声音格外强大
许多人树立了崇高的目标
那就是利用这种话语权
努力构建更加包容的社会
根除丑陋的种族主义
性别歧视和贫富不均
然而我们制造的是一种
常常只在名义上具有包容性的现状
我们建立的制度
仍然把太多人排斥在外
主要是少数族裔
而且几乎排斥了所有穷人

我们已经把自己与那些我们认为
自己正在帮助的人隔绝开来了
我们在肉体和精神上
都已经远离了他们
当我们回首往事时
我们靠的是数据翔实的论文和书籍

我们研究贫穷和落在后面的人
靠的是表格和统计
我们认为自己有着良好的初衷
认为我们真的在乎他们
相反,实际上我们却在轻视他们
把他们看作可以操纵的数字

Saturday, August 13, 2022

摘自《美国底层》10

少数族裔几乎不可能出生在拥有
适当背景和足够资源的社区或家庭
对他们而言拒绝、挫折和屈辱
已是家常便饭
长期以来他们一直要被迫接受自己
低人一等的残酷现实

仅仅是因为种族和出生地
他们长期承受着令人屈辱
和无从区分是非的现实状况
他们想要获得教育和体面的工作
过上有意义的生活比登天还难

如果他们失败了就会被告知这一切
都是他们的错
他们错在懒惰愚蠢或者未能达到
外界的某种其他要求
当他们因为处处碰壁而选择了
最容易的那条路时
他们却被说成道德软弱
目无法律或者愚蠢

Friday, August 12, 2022

摘自《美国底层》9

精英教育制度的初衷是好的
它希望改变那些根据肤色性取向
和性别而对人进行奴役贬低限制
和区分的不公现象
然而为了纠正这种丑陋和公然的排斥
我们却创造了另一种排斥制度
这种制度狭隘地把成功与学历
和收入等同起来

这种制度自诩为一种
能让任何人成功的精英管理制度
它暗含的意思是
那些没有选择这条路的人
那些不能或者没有经常迁徙的人
那些不能在千军万马中
挤上独木桥的人是失败者
怪不了别人
他们不够聪明
你没能出人头地是因为你很差劲
这让人感到屈辱

Thursday, August 11, 2022

Wednesday, August 10, 2022

Tuesday, August 9, 2022

摘自《美国底层》8

这种制度尤其危险
因为后排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引以为傲
却不需要文凭的东西了
对缺乏接受教育所需的资源
个性或意愿的人们而言
能够赋予他们价值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让他们骄傲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
宗教生活被认为是非理性的
对家乡的自豪感也被认为是狭隘的
还有一个选项
种族身份
而这种选择是最危险的

Monday, August 8, 2022

摘自《美国底层》7

我们为少数族裔提供的直接解决办法
是维权运动
这能让少数幸运儿加速走入前排
虽然从短期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它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相当于为一个需要手术的人
贴了一块创可贴

一方面,仍然认为主要问题
是缺乏教育或者文凭
暗含的意思是如果你看重
那些不易衡量的意义
就只能接受目前的状况

另一方面维权运动加剧了种族紧张关系
在后排的白人和黑人中间
平添了一道裂痕

Sunday, August 7, 2022

摘自《美国底层》6

当看到少数族裔面临的问题时
“前排人”不会改变或调整成功的定义
他们很少重新评估自己的价值观
世界观以及最看重的东西
他们很少反省自己构建的现状
以及狭窄而僵化的成功定义
他们很少扪心自问
自己对成功的狭隘定义和狭隘的价值观
是不是把他人排斥在外了

他们告诉少数群体
就像告诉“后排人”那样
你们需要调整价值观调整世界观
努力加入“前排人”的队伍
他们为其中的少数人提供帮助
让后者更快速地获得他们所拥有的文凭

Friday, August 5, 2022

Thursday, August 4, 2022

摘自《美国底层》5

过去几十年
朴次茅斯失去的不只是就业岗位
这些工作岗位是社区的基石
人们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到工厂工作
然后建立自己的生活
他们可以每两周领到一份薪水
获得医疗保健服务和养老金
这种稳定让他们可以拥有一个
围着白色尖尖篱笆的小家生儿育女

没有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朴次茅斯开始瓦解
摇摇欲坠的市中心破碎的家庭
孤独痛苦绝望毒品屈辱和愤怒
社区瓦解所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并不会在我们的表格里呈现

Wednesday, August 3, 2022

摘自《美国底层》4

这些就业岗位的流失
是过去几十年的政策造成的结果
这些政策专注于
提高经济增速、利润和效率
受到了我和其他“前排人”的支持

以经济增长、效率和利润的名义
我们开放了边界
让大量廉价的产品涌进来
让工厂和就业岗位如洪水般大量流走
我们以国内劳动者为代价
让遥远国度的股东变得强大
我们为我的老东家华尔街
提供它想要的一切
而它真正想要的
是不惜一切代价降低劳动力成本
那意味着把只需要体力就能完成工作
美国就业机会转移到海外

Tuesday, August 2, 2022

摘自《美国底层》3

我们对经济增长的痴迷
让一些大型公司变得强大
它们用特许经营店和仓储式商店
填满了许多社区
打垮了市中心那些本地人
开的小商铺和餐馆
经济实现了增长
但本地的社区、工会
以及那些没有大学文凭的本地人
可以干一辈子的工作也随之消失

虽然在我们这些位于前排的社区里
到处是可以私人订制的精品商店
但那些落在后面的人
却不得不面对我们造成的新状况

在美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后排人”
工作机会的流失
在大学校园或是富裕的社区之外
你会看到空荡荡的工厂
用安全栅栏围着的闲置土地
或者是水泥地基上长着杂草的空地
企业关门或者大幅减员
原因是受到自动化的影响
或者是“搬到了墨西哥或亚洲国家”